內政部一項調查的顯示,近九成民眾對新加坡的刑事司法系統有很高的信心。
調查
隸屬於內政部的研究統計司(Research and Statistics Division,簡稱RSD)在去年進行了本地民眾,對本地刑事司法系統信心水平的調查。共有2000名年滿15歲的公民和永久居民受訪。
結果顯示,相信死刑案件中的被告會受到公正嚴格的調查,以及公正嚴格的審判的受訪者比率,分別為88.5%和88.1%。

另外,絕大多數受訪者(85.3%)認為,本地刑事司法系統有足夠的保障措施,以避免錯誤處決;對此沒有信心的受訪者比率不到2%。
本地兩項調查研究結果顯示,逾七成民眾認同蓄意謀殺、槍枝犯罪和販賣大量毒品等最嚴重罪行應判處死刑。
為了研究本地民眾對死刑判決的態度,內政部委託新加坡政策研究所(Institute of Policy Studies,簡稱IPS)團隊進行研究,隸屬於內政部的研究統計司(Research and Statistics Division,簡稱RSD)也在去年進行了針對本地民眾對死刑態度的調查。
前者從2019年底至2020年初,採訪了2000名年滿18歲的我國公民和永久居民,後者則在去年進行,共有2000名年滿15歲的公民和永久居民受訪。

反對死刑者僅占一成
在兩項調查研究中,本地公民和永久居民都展現了對蓄意謀殺、槍枝犯罪、販賣大量毒品等最嚴重的罪行判處死刑的強烈支持。
IPS研究顯示,74%的受訪者認同或強烈認同對最嚴重的罪行判處死刑是合理的。RSD調查也顯示,73.3%的受訪者持相同看法,只有11.2%的受訪者強烈不支持或不支持,其餘15.1%的受訪者持中立看法。
針對強制判處死刑,兩項調查研究均發現,大多數受訪者都認為對這些嚴重罪行強制執行死刑是恰當的。

認同和強烈認同蓄意謀殺應強制執行死刑的比率最高,分別是71.4%(IPS研究)和80.5%(RSD調查)。至於販賣大量毒品和槍枝犯罪,認同或強烈認同應強制執行死刑的受訪者均超過六成。
對酌情死刑的看法
IPS研究也進一步詢問了不支持強制死刑受訪者對酌情死刑(discretionary death penalty)和終身監禁的看法。結果發現,他們更傾向於酌情死刑而不是終身監禁。
其中絕大多數認為,某種形式的死刑,無論是強制性還是酌情性,作為對最嚴重的三種罪行的懲罰都是恰當的。認同這一點的受訪者比率從高到低為蓄意謀殺(88.2%)、槍枝犯罪(82%)、販賣大量毒品(73.4%)。
死刑的威懾作用
兩項調查研究也發現,大多數受訪者都認同死刑能有效地遏制犯罪。
IPS研究顯示,78.2%的受訪者認為,死刑對嚴重罪行能威懾作用。近八成(78.9%)認為死刑能阻嚇毒販向我國販賣大量毒品。七成(70.8%)認為在這一方面,死刑比終身監禁更有效。

同樣的,RSD調查的結果顯示,絕大多是受訪者認同或強烈認同死刑能阻嚇販毒活動(83.2%)、威懾槍枝犯罪(85.9%)、減少蓄意謀殺(85.9%)。
多數本地和區域民眾認為,死刑能有效地遏制人們將毒品運進新加坡,效果比終身監禁更好。
另外,根據內政部展開的調查,有73.4%的本地民眾認同將大量毒品帶進我國的毒販,應該面對強制性或酌情死刑。
有65.6%的本地民眾認同或強烈認同將大量毒品帶進我國的毒販,應該面對強制性死刑(mandatory death penalty)。
對於那些不同意強制性死刑的受訪者,部分人士認為,比起終身監禁,酌情死刑(discretionary death penalty)是更適合的刑罰;酌情死刑一般指法官不必死守強制死刑的規定,可按情況改判終身監禁和鞭刑。

79%本地人認為 死刑能遏制毒販
內政部鎖定本地民眾和區域城市居民,展開三項針對在執行死刑的調查;根據另一分內政部於2019年委託新加坡政策研究所進行的「IPS2020」調查,有78.9%的人認為,死刑能有效阻嚇人們將大量毒品帶進新加坡。
新加坡-最安全城市
正式因為嚴謹的法律和管理造就了新加坡被評為全世界最安全的城市之一。
新加坡在國際社會普遍被視為最安全的國家之一,內政部發布的最新調查顯示,周邊國家的民眾覺得到新加坡旅遊是安全的,並相信本地執法人員可以保障他們的安全。
由於過去幾年到訪新加坡的區域旅客中,年齡層介於25歲到34歲的人數最多,因此調查專注於對新加坡熟悉度為中等或以上、年齡介於20歲至39歲的民眾。

參與調查的區域民眾整體認為新加坡治安良好,超過九成的參與者覺得在新加坡旅遊是安全的(94.3%),並相信警察、肅毒及移民人員等本地執法人員能保障他們在新加坡的安全(93.8%)。
若到訪新加坡,76.5%的參與者也不擔心會成為罪案受害者。
報告指出,過往的調查顯示多數本地人在新加坡感到安全,並對新加坡警察部隊高度信任,而這次的調查在區域民眾之中,也有類似的發現。
對於很多人來說,新加坡一直是一片凈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