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徵收陸路關卡附近組屋 許多居民在消息公布後才知道受影響

2022年06月01日   •   2736次閱讀

政府宣布將收回馬西嶺彎和馬西嶺巷第210座至218座的九座組屋。(聯合早報)

作者 盧麗珊

前馬西嶺組屋被徵收的消息一宣布,真猶如重磅敲擊受影響的居民,以及差點受影響的居民,甚至是跟徵收計劃沒半毛錢關係的人也開始思考:

原來一直安穩生活的家可以隨時毫無預警的被徵收就徵收,敲醒我們只是過客是「租戶」般的關係。

政府宣布將收回馬西嶺彎和馬西嶺巷第210座至218座的九座組屋,這是為了滿足通關流量和保安需求。

我恰恰不是受影響的居民,然而我的組屋很靠近這些組屋。我居住的組屋其實年代更久遠,建於1976至1977年之間 。被徵收的組屋較後增建,於1980年至1982年之間,被徵用的理由是:地理位置更接近關卡。

被徵用的九座組屋地理位置非常接近關卡。(新明日報)

消息釋出,居民有人歡喜有人愁,老同學的年邁父母就住在第217座,他們一點也沒有因此開心,對他們來說搬家是件惱人的事。媒體訪問受影響住戶,擔憂者擔心所產生的(裝修等)費用、新組屋面積不如舊組屋。

喜聞消息的居民則樂見其成,也早希望能居住在新的單位,或乾脆藉機搬到我國另一區域生活。住在我鄰座組屋的朋友戲言:怎麼沒輪到我們?我們的組屋更久遠,還差點就因徵用而「發財」了!

然而我更關注的是,很多居民是在消息公布後才知道自己受影響,有點像「大房東」向全世界宣布要拆除和提供替代方案,自己卻毫不知情。

當然,政府隨即在五月底通過分享會讓居民直到更多的細節。很多居民表示還在設法「消化」和接受這個重大消息,這涉及他們未來的生活、工作和就學規劃,然而,我們是不是還有更好的方式,事先知會一下,雖然我們只是99年的過客和租戶而已?

搬家是一件大事

政府承諾建屋局、土地管理局和移民與關卡局將與屋主和租戶密切合作,協助他們完成搬遷工作,這包括家訪,解決他們可能面對的顧慮。搬家就是一件大事,一件在這個情況下身不由己的大事,這更加深屋主的焦慮。

受徵用影響的居民將搬到替代組屋,它們位於兀蘭第13街,1100個替代單位,供受影響的居民申請。據報道,受影響的屋主將獲得與選擇性整體重建計劃(Selective En bloc Redevelopment Scheme)等同的福利,包括根據單位徵收日期當天的市場價值獲得補償,以及選擇享用以補貼價格購買擁有99年屋契的新單位。

建屋局會在兀蘭13街興建五座高23層或34層樓的替代組屋,共有約1103個單位,將於2027年第四季度完工。(建屋局構想圖)

建屋局也將為屋主提供搬遷津貼,以及購買同類替代組屋的印花稅和法律費用,受影響居民最遲將在2028年第二季度遷出現有組屋。

早就該提升馬西嶺一帶的環境

然而話說回來,消息出來後,作為當地人還是感到欣喜的。 兀蘭的馬西嶺一帶早就該有所提升,這裡早已淪為失魂落魄、貧血和毫無生氣的住宅區。

第1號組屋應該建於1973年,近50年的老區,雖然經過幾度翻新,周圍環境的設施還有有缺,咖啡店也缺缺,將拆除的211座組屋的咖啡店將令人懷念。

211座的咖啡店是我們多年的餐飲選擇。那裡有我先父最喜歡的潮州粿汁和我弟弟必點的西餐。由於我們的小學和中學都只是幾步之遙,攤販等於滋養我們小學和中學時代,一放學就往那裡跑。雖然攤販多次易主,我們還是會到那裡用餐。

再加上2017年被徹底拆除的兀蘭鎮中心也帶走了很多的設施,該中心見證馬西嶺組屋區曾經的輝煌和繁華。

2017年被徹底拆除的兀蘭鎮中心。(商業時報)

曾經那裡還停靠很多每天往返的電子廠巴士,載送馬來西亞工人來新加坡工作,路邊的水果攤簡直像車水馬龍的不夜城。服務他們的還包括數不清的錢幣兌換商、布匹商店和電器店等。

那裡也是兀蘭地鐵站進駐兀蘭(1987年),以及後來長堤坊(Causeway Point)在1998年建成之前,我們在1980、1990年代主要的購物、餐飲和消閒選擇。

後來這些商戶和小販都被安置到馬西嶺商場(Marsiling Mall)。還記得當年在「英保良」百貨公司買了很多新衣、鞋子和文具,以及每次大減價所帶來的人潮。

馬西嶺商場(Marsiling Mall)。(海峽時報)

緊鄰被拆除的兀蘭鎮中心(目前是一片空地)是兀蘭鎮公園,目前易名為馬西嶺公園。這個公園建於1983年,也曾經風光一時,曾經有水上餐廳、各種中國風和馬來風亭子、小橋流水和完整設施. 然而曾幾何時經年失修,連湖水都變成噁心的濁黃色、樹木枯黃,猶如鬼城般猙獰。

據說那裡也屢屢被癮君子和特別行業者占據,去年還發生跑步的女子被20米高的大樹倒下壓死,就發生我家附近,新聞看了真讓我難過了一個早上。

這個最不被「愛」的公園幾近變成令人聞之喪膽的鬼地方。然而這也是我們小時候,爸爸在馬來西亞工作時,年輕的媽媽能獨自帶我們年幼三姐弟去遛彎和拍照的好地方。我們在那兒留下很多美麗的倩影和回憶,那時葉子是綠的、花是紅的,也沒有半根枝椏不堪壓力,動歪西到的倒下。

比起數年前建起的兀蘭海濱公園,擁有先進的康樂設計和美麗的景觀設計,我認為馬西嶺公園仿佛被詛咒似的早已返魂乏術,未來關卡擴建也希望能將這個丟人現眼的公園一併改造。

鳥瞰兀蘭關卡。(海峽時報)

幾番滄桑、幾分離散

我媽媽還會帶我們去兀蘭鎮中心的電影院,看特價票的午間電影,從學校被接走就穿著校服直接進戲院看戲,連午餐都準備在便當盒給我和妹妹吃。那時我弟弟還小得抱在懷裡,真感謝那時他出奇的乖巧不哭不鬧,讓我們安靜看完兩個小時的電影。我們因此看了很多瓊瑤的浪漫愛情電影和所有Indiana Jones的電影。

我們在1977年才搬來新加坡定居上輔仁小學一年級。之前住在爸爸工作的柔佛州,發現原來周圍的鄰居家庭都是跟馬來西亞有點關係,住靠近關卡也可以就近返鄉。

這裡民風純樸,我們從三房式住到1985年,搬去鄰座的四房式組屋。鄰居只有對門一戶,關係特別簡單,我們和睦友愛,逢年過節送禮送喝,婚嫁都互相邀請。

回望兀蘭馬西嶺的發展,真是幾番滄桑、幾分離散,是事前缺乏規劃還是因計劃趕不上變化?

我希望就算這裡不是最富裕的區域,也應該得到完整和長期的規劃。尤其是對岸新山如火如荼的發展和高樓林立,燈火燦爛,兀蘭怎麼就是一個自慚形穢,一年殘破過一年?

兀蘭海濱公園。(聯合早報)

兀蘭海濱公園是該區是近年唯一體面的新建設。 沿著海岸線可以建設很多「海景」設施,為什麼我們就那麼無感,讓這個黃金地段變得那麼不堪、淒涼?當然,政府的大計劃其實已在囊中,我們只能靜靜等待一波又一波的重建計劃。

因為溫暖的童年和少年記憶和周圍熟悉的鄰居和溫情,我還是一直願意住在這裡,直到下一次又因某個擴建計劃,我家被「搬走」為止。

我希望到時我不是最後一個知道。

新幣兌人民幣又新高!中國超過日本,成為新加坡人首選出國目的地!
2025年07月02日   •   4萬次閱讀
剛剛,新加坡人又能再領300新幣補貼!
2025年07月02日   •   3萬次閱讀
新加坡人等了十年!5分鐘出國,中國製造
2025年07月02日   •   3萬次閱讀
「從中產到破產,只隔著一個新加坡?」——新移民中產家庭生存實錄曝光!
2025年07月01日   •   2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如果接到+65或者8開頭的電話要注意了
2025年06月28日   •   2萬次閱讀
事關准證、匯款、出入境!7月,這些大事將影響全島604萬人
2025年07月03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毫無個性,冷漠!旅遊後大失所望」
2025年06月29日   •   2萬次閱讀
83歲蔡瀾安葬新加坡!來看看他筆下的海南雞飯和咖喱魚頭
2025年06月30日   •   2萬次閱讀
看看七年內,新加坡地鐵是否通到你家門口?
2025年06月29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電信公司狂推「無國界」數據配套!不用激活e
2025年06月30日   •   1萬次閱讀
撕掉"最貴"標籤!新加坡的平價生存法則
2025年06月28日   •   1萬次閱讀
新柔地鐵要來了!中馬跨境火車正式進入退役倒計時
2025年06月30日   •   1萬次閱讀
你真的適合在新加坡生活嗎?答案可能出乎意料
2025年07月01日   •   1萬次閱讀
看慣了珍珠坊熟悉的黃綠色外牆 你喜歡它紅艷艷的新裝嗎?
2025年07月01日   •   9747次閱讀
前夫搶人!她從杭州追到新加坡,只為奪回6歲的孩子......
2025年06月29日   •   9576次閱讀
新加坡5大數字銀行!存款消費更划算~
2025年06月28日   •   9576次閱讀
新加坡華人正在消失?為啥70%華人選印度人做官,文化輿論成推手
2025年06月30日   •   8208次閱讀
黃循財喊你領錢了,這些人最高可領800元
2025年07月03日   •   7182次閱讀
在新加坡購買彩票指南!手把手教你
2025年07月02日   •   6327次閱讀
從清北到牛津再到南洋理工博士,在新加坡送外賣的背後真相
2025年07月02日   •   6156次閱讀
李光耀的遺憾: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是如何分開的?
2025年07月01日   •   5985次閱讀
最新!新加坡儲蓄券VS國庫券VS定存!哪種方式收益最高?
2025年07月03日   •   4959次閱讀
新加坡巴士上丟東西怎麼找回來?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7月03日   •   4788次閱讀
新加坡銀行轉帳手續費大科普
2025年06月30日   •   4788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