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調查2016年至2020年學校各領域相關數據,新加坡國立大學出台了首份影響力報告。新加坡國立大學通過為社區服務創造價值,努力實現創始精神。
這封報告敘述了新加坡國立大學創造的價值,闡述了學校為個人、社區和國家帶來的影響。
報告主要從三個方面詳細展開:
未來人才(Future Talent)
未來解決方案(Future Solutions)
未來社會(Future Society)

「 國大校長陳永財教授表示,「隨著世界變得越來越複雜,新冠病毒不會是國大要面對的最後一個"惡性問題",這些問題會快速改變並超出國大的學科界限。國大的學生,未來的問題解決者,必須能夠不受知識類別的限制,整合各學科的知識和技能。而大學的研究、創新和創業,會從探索學科之間聯繫中獲益」
塑造未來人才
未來的工作場所要求有彈性和適應性。它需要能夠跨領域思考和工作的人才,並且熱衷於再學習和提高技能。每學期,新加坡國立大學都努力培養4萬多名本科生和研究生的這些特質和能力,他們參加了17個學院和學校的近4000個模塊的學習。
培養面向未來的人才

過去5年,新加坡國立大學每年招收30000名本科學生,占新加坡大學總入學人數的40%,這些學生畢業率95.5%。根據新加坡大學聯合調查顯示,超過9成的畢業生在畢業後六個月內成功就職,相較其它新加坡大學平均月薪資高出8%,在2020年全球大學畢業生就業力排名第9。

提供全球學習經驗
國大為學生提供了大量在國外生活、學習和工作的機會。這種全球學習體驗培養了他們的跨文化適應能力,並使他們成為世界公民。

國大的全球倡議包括:
學生交流計劃(Student Exchange Programme)
國際夏季/冬季和國際研究實習項目(nternational Summer/Winter and International Research Attachment programmes)
豐富的學習旅行(Study Trips for Engagement and Enrichment)
國大學生每年去往40多個國家300多所國際合作大學,2016至2019年間超過17000學生參與其中,這兩年由於新冠疫情合作交流項目受阻,待到疫情結束還會繼續為學生提供幫助。
經濟援助
新加坡國立大學為所有背景的學生提供平等教育機會。在提供的6.733億新元的財政援助中,每屆學生都有50%能從中獲益。

國大專門設立了兩個基金來幫助家庭在經濟上受到 COVID-19 影響的學生:
新加坡國立大學學生團結基金:向需要立即支持的學生提供 400 新元的一次性補助金。它成立於2020年4月,最初的款項由校友和國大社區捐贈;
20萬新元的國大學生會團結救濟基金:由新加坡國立大學學生會 (NUSSU) 發起,它為受影響的本科生一次性支付250新元。
提出未來解決方案
開拓研究
新加坡國立大學集中攻克八個綜合研究集群,與行業和更廣泛的研究社區合作,以滿足社會的緊急需求。

2015至2019年,國大研究經費37.4億新元,較之前五年上漲32%。

研究發表了46838篇學術論文,在高影響因子期刊上發表了3476篇論文。與超過160個國家,3000個大學與機構達成協作。
可持續發展
新加坡國立大學 2017-2020 年可持續發展戰略計劃確定了六個關鍵的環境影響行動領域:

從2017年到2020年,國大通過以下方式加強了能源管理和優化計劃。

為所有校園建築取得PUB節水建築認證
引入新的回收流,例如食物垃圾
加大屋頂和垂直綠化的研究力度
在屋頂上安裝太陽能電池板
開始努力在2030年前引進至少50座凈零能耗和低能耗建築
創造未來社會

過去五年中,新國大學生攜手非政府組織(ngo),開展了200多個本地社區項目和150個海外社區項目。這些項目側重於幫助貧困人群和弱勢群體,包括為新加坡客工開展法律教育研討班,以及為尼泊爾婦女講授經營企業所需的金融知識。

為期三年的TFI-NUS東協大學教育工作者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STEM)計劃(2018-2021),該項目旨在使來自東協的400多名教育工作者和科學家受益,發展他們在課程設計、教學法創新和研究管理方面的能力。
新加坡國立大學的教授還指導來自東協大學的學術人員成為培訓大師,他們將反過來指導其初級教師或研究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