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那些槽點系列1--熱和貴
在大部分的時候,小編在給粉絲描述移民目的國的時候,都要闡述出來這個國家無比美好的一面,強化移民需求;但隨著網絡信息的發達,申請人可以查詢到的資訊越來越多,我們簽約的很多海外華人群體,本身也是在多個國家生活、學習或者旅遊過,申請人本身就對很多的國家有自己的觀感,僅靠文章和百度知道上的簡短描述,不容易說服申請人。所以在了解優點的同時,也需要多角度的了解一個國家的缺點,一方面缺點換個角度說,也可能變成了優點;另一方面就算小編不主動說,申請人也可以通過別的渠道知曉... 所以今天小編帶個頭,說說新加坡的那些槽點系列:
熱和貴 熱和貴應該是被不了解新加坡或者只來旅遊過的人吐槽最多的了。先說熱吧,因為這邊是全年都是夏天,沒有四季,全年氣溫在(最低二十四五度、最高三十一二度)之間。國內冬天零下的時候,新加坡是30度,所以好多人覺得等到國內夏天的時候,那麼新加坡應該是同比增長的,也就是應該60度。其實不是這個邏輯,新加坡氣溫是全年都這樣,夏天有些時候比國內的氣溫不高反而低了。因為新加坡處在赤道,夏天太陽直射角會走到北回歸線,所以距離北回歸線越近的城市溫度越高,而不是緯度越低的城市溫度越高。這個邏輯如果看不懂那就直接說溫度吧,很多城市夏天的溫度都會超過32度。那麼能適應國內的夏天,就肯定能適應新加坡了。
關於貴,這是來旅遊過的客戶的切身感受。首先說一個這裡比較奇怪的現象,就是價格奇貴的7-11。7-11在很多國家都有連鎖便利店,價格都是比較普通、親民的,所以走在路上臨時渴了就會就近選擇7-11.在國內,買瓶礦泉水,7-11的價格和家樂福沃爾瑪之類的也沒啥太大差別。但是新加坡的7-11和Cheers(類似於7-11的便利店),是奇貴無比的,比如一瓶250ml的可樂,國內價格一般是3塊人民幣,新加坡7-11的價格一般是3塊新幣,貴出5倍之多,而在大超市或者鄰里便利店,一般價格是1塊新幣而已。除了奇貴的7-11,還有煙和酒,因為吸菸有害健康,喝酒容易造成酒駕、酒後鬧事之類的案件,但是政府總也不能不讓抽不讓喝,所以靠價格調控,在煙和酒上面增加超高的關稅,這樣零售的價格超貴,來減少酒後犯罪的機率。比如一瓶600ml的新加坡本地品牌Tiger的啤酒,一般要在5-6塊新幣之間,而國內售價20元人民幣的紅星二鍋頭,同等容量的二鍋頭在新加坡售價40新幣,約200人民幣,整整貴出來10倍。所以一個第一次來新加坡旅遊的人,去一次附近的7-11,買包煙買瓶酒,就會感覺物價超級貴,但其實你是不小心去了最貴的店買了最貴的東西,這並不能夠代表物價水平,北京的國貿商城的愛馬仕旗艦店裡的商品價格,不能夠代表北京的物價水平一樣。本地居民去的一般都是鄰里的Fairprice和昇松超市,但旅遊的人一般也不會費勁去找。超市裡日用品的價格就平價很多,比如一隻整雞價格在5-7塊新幣,一個4KG的西瓜的價格在4-5塊新幣,30粒雞蛋的價格是4塊多,1升裝的牛奶是2塊8。超市日用品的價格基本上是一線城市的水平。
新加坡確實是貴的,是租房的價格,一般一個使用面積80平米,2居室的房子,距離市中心40分鐘左右車程的房子,租金需要在2200新幣以上。這個價格是肯定高過一線城市的。如果算短期的帳單,那麼肯定是貴的;但是如果算長期的帳單,就是拿到了PR之後,購買政府組屋的話,同樣是使用面積80平方/2居室/距離市中心40分鐘左右車程的二手組屋,有很多價格在30到40萬新幣之間的選擇,這個價格在國內一線城市是肯定買不到房的。這裡就不談政府對於低收入公民家庭才出售的超低價格組屋(出售價有8萬新幣的),也不談豪宅了,那豪宅自然就沒有上限了。只談對於普通收入的PR家庭來說,房屋這件事基本上不是個很大的負擔,更不需要搬磚一生來養一套房子。而為什麼嚴格控制了「炒房」和高房價,卻允許比較高的出租價格,我覺得跟政府吸引人才、用價格篩選優秀人才的策略有關,這一點之後涉及人才引進政策的時候再詳談。
但是總體來講,新加坡也是一個非常適合華人生活和居住的地方,無論飲食、語言、文化,都可以最快速度適應。所以對申請人來說,要短期居住,新加坡是貴的,要長期發展,便宜了太多,看你從什麼角度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