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復甦指數新加坡從第5名狂跌至100名 與蒙古國同列,比阿富汗靠前1位
11月5日,最新日經新冠復甦指數顯示,列全球第100,與西非的貝寧共和國、亞洲的蒙古國同列,排在大部分東南亞國家之後,排在阿富汗、菲律賓之前。
而在今年7月7日公布的新冠復甦指數中,新加坡位列全球第5名。這四個月以來,新加坡逐步推進「與冠病共存」策略,新冠復甦指數排名卻一落千丈。

我們來看一下最新的排名:

日經亞洲特別對日本、新加坡兩地做了比較。
八月份,日本每日新增2萬5000多起病例,後來大降至300起以下;在日經冠病復甦指數排名上,日本從上個月的第14位上升至本期的第6位,而新加坡由於本波疫情,新增病例不斷,因此大跌30位,下降至第100位。
日經亞洲分析認為,日本之所以日增病例大降,是因為先前一波疫情在人口中形成了更大範圍的自然免疫。

圖源:unsplash
日經亞洲引述香港大學Benjamin Cowling教授說,由於日本社區存在大量自然免疫人群,加上疫苗接種率已達到總人口的72%,因此現在新增確診病例很少。
但是,他說,到了今冬,由於存在於人口當中的抗體下降,可能會出現新的一波疫情。
反觀新加坡,從去年疫情爆發,直到一兩個月之前,社區病例並不多。Benjamin Cowling說,由於新加坡是在疫苗接種率達到總人口八成以上才開始逐步放寬限制,因此,接下來不太可能見到新加坡出現病例井噴。
在本期日經冠病復甦指數排名上,排名靠前的不少是中東國家,包括阿聯排第一,沙烏地阿拉伯第四,巴林第五;其他包括以色列和卡達同列第30、約旦第41,伊拉克第80等等。

圖源:pixabay
東亞國家與地區當中,日本第六,中國大陸第八,台灣地區第11,韓國第18,香港特區第25。
南亞國家當中,印度、巴基斯坦同列第22,尼泊爾、斯里蘭卡同列第53。
東南亞國家當中,印尼第41,柬埔寨第47,馬來西亞第50,越南、泰國同列第95,新加坡第100,菲律賓第103,緬甸第108,寮國第121 歐美國家當中,西班牙第9,葡萄牙第10,義大利第19,法國第28,加拿大第32,丹麥第32,瑞士、美國、挪威同列第59,英國、希臘同列第69,愛爾蘭第73,德國第80,荷蘭第86。
大洋洲的澳洲排第54,紐西蘭第74,巴布亞紐幾內亞第116。
日經冠病復甦指數由日本經濟新聞匯總,用以顯示各國/地區擺脫冠病疫情的社會復甦程度和經濟復甦程度。
日經新冠復甦指數根據專家的意見製作而成。對象是世界約120個國家和地區,評分範圍涵蓋三個部分:一、疫情抑制情況,二、疫苗接種的進展,三、出行限制的放寬。
在上述三個部分當中,採用單位人口的感染人數、接種率、人員出行數據等總計9個指標。總分90,得分越高越接近復甦。
在東南亞,新加坡得分42.0,印尼得分56.0,柬埔寨得分55.0,馬來西亞得分54.5,越南得分43.5,泰國得分43.5,菲律賓得分41.5,緬甸得分39.5,寮國得分24.0。
在全球其他地區,阿聯得分74.0,日本得分69.0,中國大陸得分68.5,台灣地區得分67.0,孟加拉得分65.5,韓國得分63.5,印度得分62.5,香港特區得分62.0,以色列得分59.0,澳洲得分54.0,美國得分53.0,英國得分51.5,紐西蘭得分49.5,德國得分47.0,俄羅斯得分43.5,委內瑞拉得分35.5,海地得分28.0等等。
什麼是「疫情復甦指數」?
這套指數的評分主要由以下三個部分組成,用來評價各國從疫情中恢復的程度:
1)冠病感染管理(每起病例檢測量、人均病例數、疫情走勢)
2)疫苗接種率(人均接種量、接種至少一劑的人口比例、人均新增接種量)
3)行動限制(社區人員流動度、防疫政策嚴格度、航空活躍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