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加坡銷售主播巫曉慧在Shopee Live上的一場僅兩小時的直播中,就成功把燕窩和鮑魚的銷售額推向了五位數,吸引了上千名觀眾在線觀看。巫曉慧表示,她從事直播銷售是為了增加收入。然而,隨著人工智慧的介入,這種副業的未來變得不確定。
上個月,京東創始人劉強東的AI數碼人形象在京東直播間首次亮相,吸引了超2000萬的觀眾圍觀,並在短短40分鐘內實現了10萬元的銷售額。這表明,人工智慧在直播銷售領域的影響力不容忽視。

圖源:FACEBOOK
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市場營銷系的高級講師Samer Elhajjar指出,儘管AI在直播銷售領域的應用還處於初級階段,但它具有巨大的潛力。它可以提高運營效率,提供個性化的客戶服務,並將直播體驗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
虛擬主播將重塑行業發展
本地營銷平台Partipost的執行長兼創始人吳鍾傑預測,虛擬主播在未來五年內將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並可能成為品牌營銷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他認為,如果虛擬主播能夠像真人一樣有趣,甚至更有趣,它們將給行業帶來顛覆性的變化。
美國諮詢公司Frost & Sullivan的數據顯示:
東南亞的互動視頻直播市場規模預計將從去年的10.71億美元增長到2027年的21.61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為19.2%。
新加坡的直播市場預計將從去年的1.423億美元增長到2027年的2.748億美元。
新加坡科技公司BIGO Technology的主席James認為,真人直播的獨特性仍然不可替代。他建議直播達人和公司利用人工智慧來提高直播效率並獲得靈感。

圖源:SHOPEE
對於是否使用虛擬主播,吳勁燊認為這取決於公司的策略。一些公司可能會採用更多的虛擬直播以降低運營成本,而另一些公司可能會加大對真人直播的投資,以建立和維護與觀眾的關係。
真人互動依然不可被替代
中國銀河證券新加坡經濟顧問宋生文指出,無論使用虛擬主播還是真人主播,企業的盈利能力才是關鍵。他認為,價格和質量仍然是決定銷量的重要因素,而真人主播給觀眾帶來的親切感和信任感也是線上銷售不可或缺的。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真實性是主播成功的關鍵。巫曉慧表示,虛擬主播缺乏與觀眾的互動和產品的聯繫。她舉例說,她曾經在一次直播中試吃小龍蝦,每次直播都會吃得很飽。她認為,折扣、代金券和促銷是提高銷量的最有效方法。

圖源:FACEBOOK
本地網紅品牌創始人陳銘豪指出,由於網絡詐騙的負面影響,虛擬主播可能會引起消費者的信任問題。此外,消費者下單的一部分原因也是由於直播達人的個人魅力。
Instagram直播主黃傑慧表示,為了讓消費者感受到真實性,她不會刻意使用人工智慧來修飾自己的網絡形象或產品。她認為,過度編輯會讓客戶有貨不對辦的感覺。
電子商務平台Shopee的發言人表示,自2018年推出以來,Shopee Live平均可以幫助商家增加70%的新買家。鑒於它已成為商家業績增長的重要驅動力,Shopee將繼續利用人工智慧增強直播功能。
隨著虛擬直播經濟大熱,一些新的風險和問題正不斷湧現。如何確定虛擬主播背後真正的運營主體,誰要作為運營主體來承擔責任,僅靠原有的規則來監管,會越來越難,新事物的發展也需要有更加細緻和有針對性的具體法規去釐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