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和深圳已經簽署了八份諒解備忘錄,以支持去年首次達成的新加坡-中國(深圳)智慧城市計劃(SCI),此舉將加深兩個城市之間的技術合作。為了連接商業生態系統並加強新加坡與中國科技資本之間的聯繫,這將使兩國人民能夠利用粵港澳大灣區(GBA)和東南亞市場的可用機會。
諒解備忘錄是6月17日在由新加坡通訊及新聞部常任秘書楊穎儀和深圳市市長深圳市市長陳如桂共同主持的聯合執行委員會(JIC)第一次會議的間隙簽署的。

諒解備忘錄包括建立亞洲中小企業中心的工作,讓本地和東南亞的中小企業更好的拓展貿易市場,同中國企業建立互信的跨境合作夥伴關係,尋找更多商機和新市場需求。將使YiQiYe生態系統中的約400萬中國企業與Eezee.sg上的50個新加坡中小企業聯繫起來。該中心將於7月上線,由金融科技公司金融壹帳通 OneConnect 負責設立和管理。OneConnect於今年早些時候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超過一半的中國受訪者對從新加坡購買工業硬體,加工食品和其他產品感興趣,但對哪家公司可靠卻一無所知。

在法律上,在新加坡調解的跨境商業糾紛將很快可以在深圳合法執行。由新加坡國際調解中心(SIMC)進行調解的解決方案,其地位將近似與深圳國際仲裁法院(SCIA)頒發的仲裁裁決。這是新加坡國際調解中心(SIMC)首次與另一家爭端解決機構簽署這樣的協議,該機構將其稱為「改變遊戲規則」。SIMC執行長Chuan Wee Meng表示,但是正式的實施可能會花費一些時間,因為雙方都要確定費用和詳細程序等細節。他說:「這些討論最好是面對面進行,但儘管有旅行限制,但我們有信心可以在一年內儘快推出這項服務。」「與此同時,SIMC將支持企業向SCIA申請,以逐案將SIMC的調解和解協議轉換為SCIA仲裁裁決。」


其他諒解備忘錄涵蓋數字聯通領域,包括貿易,數字身份和數據管理以及人才培養。相信將推動兩地中小企業創業創新,讓科技起步公司同中小企業進行交流,並和各方的人才、投資者、客戶等取得聯繫。雙方也會緊密合作,協助本地起步公司落實、測試和銷售產品、並同深圳或中國其他地區建立夥伴關係。預計,深圳將在今年第四季度推行這項工作。
新加坡的公司包括星展銀行,科學和醫療解決方案公司ITS Science&Medical和Yang Kee Logistics等公司,而中國公司則包括醫療儀器供應商邁瑞生物醫學電子和保險公司Sinosure。

雙方將對個人數碼身份方面進行開發,並確保數碼信息安全。合作將著重於法律框架、數字身份、實現數據交換的技術標準、以及推動企業和個人採用數字身份來進行數碼交易。目前,兩地已同意聯合探討通過數碼方式進行學校和簽證申請的可行性,以節省申請和身份核實所需的時間。
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執行長Tan Kiat How表示,這也將推動兩個城市之間的跨境數據交換,加快貿易合作。雙方都採取了一種試驗的方法-敢於嘗試,從經驗中學習,然後擴大可行的方法,這使雙方都能迅速實現自己的目標。
*新聞來源:海峽時報,8視界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