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00名校友、教職員及學生歡聚一堂,慶祝華創百周年校慶。照片:海峽時報
儘管下著傾盆大雨,但每一位老校友的情緒依然高漲。昨日,超過1.2萬名新加坡華僑中學校友、教職員和學生聚集一堂,慶祝該校成立100周年。
這一天也是華僑中學的建校日,它創辦於1919年。
許多校友特地從海外飛回來,在百周年紀念晚宴上向母校致敬,Sim Choon Kiat博士就是其中之一。
51歲的他是東京昭和女子大學社會學副教授。
他說:「我飛回來是因為我要回到一切開始的地方,和老朋友們敘敘舊。我想知道他們過得很好,是否健康快樂。」
李顯龍總理是這次百周年校慶晚宴的主賓,出席晚宴的還有新加坡教育部長王乙康等重要人士。
著名校友包括商人和慈善家Lee Kong Chian和Tan Kah Kee,劇作家Kuo Pao Kun和音樂作曲家Liang Wern Fook。

照片:海峽時報
這次百年慶典的主題是:
不斷實現自我提升,自強不息;
為共同成長而努力。
「新加坡是一個多元文化和多元化的國家,有著不同的種族和宗教。政府多年來一直致力於建設和諧、繁榮、穩定的社會。這並不容易。所以,對於華僑中學的雙語文化學生,你們一定要記住並感謝新加坡對學校的支持。」
李顯龍總理:
華僑中學必須讓學生
繼續接觸其他多元文化

在華僑中學百周年校慶晚宴上,李顯龍總理說,這種交流對促進社會的凝聚力和融合至關重要。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Lee Hsien Loong)說,華僑中學擁有豐富的中國歷史和語言的文化課程,該校同時也在採取措施,確保學生接觸更多不同的文化。

華僑中學是一所特殊援助計劃(SAP)學校,很少有非中國學生。不過,他指出,學校一直努力通過各種活動,讓學生有機會與來自不同種族和背景的同齡人交往。
每所學校都應該提倡開放和包容的精神,因為這有助於維護新加坡多元種族和多元文化社會的基礎。
「與此同時,我們還應該加強母語教學,豐富我們社會的遺產,進一步鞏固我國多種族、多文化的民族認同。」
李顯龍總理向大家追溯了華僑中學的歷史,講述它與新加坡緊密相連的歷史。
上世紀70年代,隨著英語學校越來越受歡迎,新加坡漢語學校的入學率有所下降。為了保護中國傳統的學校文化環境,新加坡於1979年開設了9所SAP學校。
華僑中學是其中之一。李顯龍總理說:「如今,學校以其高學術成績和雙語校友而聞名。」
他補充說,學校必須在三個方面共同努力,使它繼續在培養全面教育的方向蓬勃發展。
首先,它必須堅持高學術成就,對於全面教育、品格和價值觀的培養不得懈怠。
其次,作為一所SAP學校,它有「特殊責任」來促進中國傳統文化、價值觀和傳統,並幫助學生掌握母語。
這就是李光耀先生在1979年引入SAP學校的原因。他說,他想要復興中國舊學校的精神,這些學校『強調個性發展、目標的嚴肅性和社區精神』。」

第三,李顯龍總理表示,華僑學生必須「了解我們社會的環境,以及他們在其中的責任」。
「你必須了解新加坡社會的運作方式,與所有種族和宗教的新加坡同胞產生共鳴,並對你的同胞感到負有責任。你需要有一種參與社區和國家事務的使命感,需要為培育你的社會和體製做出貢獻,需要承擔起領導角色,幫助新加坡前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