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環保意識的提升和人口增長帶來的食品壓力,食用昆蟲成為了全球的一個熱門話題。然而,對於許多人來說,吃蟲子可能還是有些難以接受的。
在新加坡,雖然政府尚未批准食用昆蟲,但已有一些餐館開始售賣蠶蛹菜肴,引發了社會上的熱議和爭議。

(圖:來源自網絡)
雖然新加坡政府尚未批准售賣食用昆蟲,但本地一些餐館已經開始售賣蠶蛹菜肴。
調查,發現多家中餐館和韓式料理餐館已經在售賣蠶蛹菜肴,包括:串烤蠶蛹、炸蠶蛹或以蠶蛹作為食材的湯品。
目前,新加坡不允許售賣蠶蛹或其他昆蟲供食用。公眾如果發現有人非法售賣食用昆蟲或其他昆蟲食品,應上網向食品局舉報,當局會展開調查。
食品局去年10月到12月間展開諮詢活動,就監管食用昆蟲收集公眾的意見。當局列出可能獲批准作為食物的昆蟲包括:蠶蛹、蟋蟀、蚱蜢、甲蟲等。有超過十家公司表示有興趣進口或養殖食用昆蟲。

(圖:來源自網絡)
作為很可能成為吃「蟲」的群眾,也是紛紛熱議討論
「吃昆蟲?不,謝謝,我不是蠶蛹。」
「我不會吃昆蟲,但我認為這是一種有趣的飲食方式」
「我不太敢嘗試吃昆蟲,但我也不反對別人吃。如果這樣的食品真的被批准銷售,我會支持那些敢於嘗試的人。」
「我覺得昆蟲作為食品很有前途。畢竟昆蟲可以很快地生長並且含有豐富的營養素。如果我們可以將它們作為一種可持續的食品來源,那將是非常好的。」
「我絕對不會吃昆蟲,這太令人噁心了。我不理解為什麼會有人喜歡這種食品。」
...

(圖:來源自網絡)
還有一些網友則表達了對於動物權益的擔憂,認為人類不能將動物當做簡單的食物來源。
「我不認為我們應該將昆蟲或其他動物視為簡單的食物來源。我們應該更加尊重它們的生命和價值。」
「我認為只有在極端情況下,例如饑荒等災難時,才應該考慮食用昆蟲。否則,我們應該嘗試尋找其他可持續的食品來源。」
「我不認為昆蟲作為食品是一個好主意。畢竟昆蟲往往會吃各種垃圾和污染物,這可能會對我們的健康造成威脅。」
「我認為只要經過科學的加工和處理,昆蟲可以成為一種非常有前途的食品來源。我們應該保持開放的態度,並嘗試尋找創新的解決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