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企業試圖對沖政治風險,加上東南亞有更多的獨角獸尋求上市融資,新加坡交易所正尋求吸引更多公司在當地掛牌,放眼接下來的上市計劃將比5年前多出超過一倍。
根據「彭博社」,新加坡交易所全球銷售和發行主管保得勝(Pol de Win)受訪時說,未來5年,該交易所每年可能會有30至40宗的首次和二次上市,這比2017年以來年均約13宗多出一倍以上。

多年來受新上市公司減少所困的新加坡交易所,正積極尋求吸引更多公司在當地掛牌;圖為新交所總部。
他說,新交所正在加緊與那些尋求美國或香港上市替代方案,以及有意提高在東南亞知名度的中國公司進行接洽。
「如果其中一些公司真的要被迫從美國退市,新加坡將是值得信賴的國際上市場所,他們在這裡可以吸引全球投資者。」
中資企業正面臨在美退市風險,這些全球趨勢或有利多年來受新上市公司減少所困的新交所。繼蔚來汽車上月在新加坡上市後,更多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或因退市風險而尋找替代上市地位。
此外,隨著美國收緊披露規則,空白支票公司也可能考慮不同的上市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