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10日訊)新加坡今天(8月10日)恢復堂食但小販生意不見起色,有些甚至不增反減,讓他們十分擔心生計,紛紛期待更多食客回流。
《聯合早報》報導,作為裕廊漁港感染群引發連鎖效應的頭幾個小販中心,芳林巴剎與熟食中心因出現確診病例,關閉兩周後在8月3日復業。

芳林巴剎與熟食中心。(《聯合早報》檔案照)
剛開業之際正逢高警戒解封第二階段,熟食中心的食客稀少,攤販感嘆生意難做。但現在恢復堂食,生意也不見起色。
在芳林售賣飲料的孫姓攤主(60歲)說,早上的生意只比上周稍微好一點。
「今天是周日,很少有人會特地下來。我們主要是做上班族熟客的生意,他們回來辦公室就順便在這裡吃早餐。」
她還說,住在周圍的老人家其實最受堂食限制影響。
「他們待在家裡沒有事做很無聊,如今可以出來和朋友聚聚對他們比較好。但是我會提醒他們不要超過兩個人坐在一起,畢竟這裡還不可以五個人。」
亞肥魚圓麵攤主林亞妹(57歲)則說,雖然可以堂食但隨著更多攤位重開,食客卻沒有明顯增加,「口寡食多」,生意比之前差了超過一半。
「目前回來這裡吃的大多是熟客,其他人還是會怕,我覺得需要過一兩周他們才會放心,慢慢回來。」
她也希望,隨著疫情好轉當局回儘早放寬小販中心的堂食人數限制,讓更多人到這裡用餐。
同樣出現確診病例關閉兩周的文禮坊美食村則是今天開始重開。
經營豆花攤的王文華(65歲)說,對於小販中心每組最多只能有兩人堂食的舉措感到無奈。他說:「餐廳可允許五位完成接種者堂食,但小販中心卻不能,這是不公平的。因為攤販們也已完成接種疫苗程序,如果食客也完成,政府也應允許五人堂食。」
儘管如此,多數攤販表示理解。經營茶水攤的余松生(60歲)說:「為了安全起見,我能理解政府也是是沒辦法的。」
李女士(64歲,退休)受訪時說,她還是比較喜歡吃小販中心的食物,因此這個措施對她並未導致太大的影響。
魯玉珊(71歲,退休人數)得知今天開放堂食,一早就和丈夫從東部的住家前來芳林享用肉碎面。她說,以前經常會和親朋好友聚餐,但疫情反覆無常,已經好久沒有在外堂食了。
「現在小販生意不好做,一定要支持他們一下。希望大家都可以注意安全,不要再有很大的感染群,這樣我們就可以儘快恢復正常生活了。」
鄧銀順(61歲)在上班之前特意從武吉巴督前來芳林吃歐南園炒粿條。他以前每周都會來吃,這次已經一個多月沒來了,所以今天決定過來。該攤位十分受歡迎,他排了20分鐘才排到。
雖然這裡人流量不少,但鄧銀順說:「他們既然已經開了證明現在這裡夠安全。我也已經打了兩劑疫苗,所以不會擔心。」
據觀察,還是有不少食客選擇打包。
銀行職員李世榮(29歲)就覺得打包比較安全方便。他說,過一段時間等疫情穩定後才會考慮和親朋好友堂食聚餐。
來源:《聯合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