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消防員黃湘怡(左)和新加坡中央醫院前護士劉貞欒受之前的工作的啟發,毅然辭工報讀醫科。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今年共有54名畢業生。(受訪者提供)
文/陳勁禾
前消防員黃湘怡(31歲)曾在多次救援行動中目睹傷者痛苦不堪的樣子,心中總想減輕他們的痛苦,卻愛莫能助。
今年與53名同學畢業於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的她,終於能如願以償。她準備申請加入急診醫學培訓計劃,為傷者提供治療。
杜克—國大醫學院是本地唯一招收持有大學學士文憑者的醫學院,今年的第11屆畢業生年齡介於25歲至37歲。
曾在亞歷山大消防局擔任消防隊長的黃湘怡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說,消防局接到召喚救護車的電話逐年增加,急診需求不斷上升,激發她投身急診醫學的想法。
她曾與隊友破門救出一名因脫水而三天沒去上班的老人,也曾到車禍現場為一名躺在路中央流血不止的男孩急救。每一次,她都希望自己能為這些人做更多事。
「急診部的工作節奏快而多變,和我之前當消防員的環境類似,這是吸引我的一點。」
另一名畢業生劉貞欒(31歲)曾是新加坡中央醫院的護士,在外科加護病房工作。因為求知心切,她下定決心從醫,掌握醫學知識。
她說,護理學注重照顧,醫學注重治療,兩者唇齒相依,缺一不可。「我希望成為醫生之後,能結合臨床知識與技能,以及護士所有愛心,為病患提供最完善的照顧。」
因為冠病疫情的關係,畢業典禮通過網上視訊舉行。杜克—國大醫學院院長科夫曼(Thomas Coffman)教授說,本屆畢業生在疫情的挑戰中完成學業,令他感到驕傲。
「全球疫情帶來巨大的不確定性,他們展現了真正的毅力與韌性。毋庸置疑,這些特質加上他們的好奇心、同情心,以及追求卓越的精神,將讓他們在職業生涯中蓬勃發展,成為優秀的臨床醫師,為醫療與生物醫學體系做出實質貢獻。」
畢業典禮嘉賓、人力部長兼貿工部第二部長陳詩龍醫生以自己從家庭醫生改當企業家、醫療集團總裁,乃至從政的經歷,鼓勵本屆畢業生繼續培養醫學以外的興趣,回饋社會。
他說,隨著醫療成本上漲,如何確保弱勢者也能公平獲取醫療服務,會越來越受到關注。
「我們需要研究與創新,不僅要突破科技發展的天花板,也要改善醫療服務的效率與獲取服務的機會。低收入者與廣大民眾可能更需要醫療服務,但難以獲得,他們需要我們的支持。」
文章來源於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