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近日2019冠狀病毒的社區病例回升,紅山景巴剎與熟食中心感染群再度擴大,新加坡政府跨部門抗疫工作小組正在評估下一階段重開的時間和範圍,這為政府會否照原定計劃在6月21日開放堂食,似乎帶來些變數。61%參與當地媒體問卷調查的網民表示,下周就算照原定計劃開放堂食,他們還是儘可能不在外用餐,也有多人留言建議延遲開放堂食。

截至16日晚上9點,已有超過1200名網民在Facebook和Instagram參與了上述小調查,其中有約61%的網民選擇「儘可能不在外用餐」選項,其餘網民則回應表示,下周若開放堂食,他們會選擇在外用餐,或者如果剛好人在外頭,就會堂食。
大多網民留言:還不是時候開放堂食
除了參與小調查外,此課題也引起網民的熱烈討論,留言發表看法。大多留言的網民認為,新加坡應該延遲開放堂食,建議延遲的長度介於兩周至一個月。
一名網民說:「你可以想像一張桌子坐五個高談闊論的酒客,一個咖啡店有十多張桌子!只要有一個有病毒而不知覺的人經過,多少人會『中槍』!」
也有人認為,叫外賣或打包食物,衛生又舒服,「那些生意好的美食,顧客依舊會去排隊打包的。」
「一旦堂食重新開發放後,你們將會看到很多食客,拿下口罩後邊吃邊聊,聊得忘記時間,忘記病毒可能就在周圍,忘記應該用最短的時間把食物吃完,然後戴上口罩離開。」
也有人說,就算開放堂食,他還是會選擇打包食物回家吃飯。他表示:「怕『無罩人』吃飽不走,還在聊天。保護自己和家人比較重要。」
不過,也有留言的網民認為,希望可以能「局部開放」堂食,比如限制每張桌子只坐兩、三人。
有人建議,或許可讓在外工作者,如私召車和的士師傅堂食。另外,也有人認為可以堂食,有網民還把堂食比喻成過馬路。他說:「有車輛在馬路上行駛,並不代表我不能過馬路。自己小心一點就好了。」

專家質疑:如何安全開放堂食?
伊莉莎白諾維娜醫院傳染病顧問梁浩楠醫生也對此表示關注。「用餐真的是個高風險環境。戶外環境能夠提供一些保護,但在紅山景這樣一個戶外環境,還是發生病毒傳播。我們要如何安全開放堂食?」
至於紅山景巴剎與熟食中心為何會在禁止堂食期間出現感染群,國立大學醫院傳染病科高級顧問醫生戴爾·弗斯爾(Dale Fisher)指出,病毒仍然是通過接觸和飛沫傳播,偶爾也會通過空氣傳播,所以關鍵在於巴剎以內的防疫破口。
他指出,如果口罩佩戴、手部衛生以及清潔工作都完美執行,病毒就很難傳播。「但是,這個病毒、這個變異毒株的傳染力特彆強,可能只是微不足道的破口就會導致病毒傳播。所以,我們必須在新加坡的疫情結束之前,竭盡所能。」
梁浩楠醫生也指出,確診病例沒有通報接觸者,以及沒有在生病時通報並接受檢測,都是防疫破口,而這些破口都會反映在全國的防疫問題上。
弗斯爾醫生認為,政府在考慮是否進一步放寬措施時會將紅山景巴剎與熟食中心這個感染群納入考量是毋庸置疑的。
不過,他指出,政府如今打算通過檢測、追蹤、隔離、口罩和疫苗來對抗2019冠狀病毒,目的就是要放鬆社交限制和邊境管制的條件,而這個平衡目前仰賴人們接種疫苗。
他也指出,未來可能仍會有病例和感染群,但已接種疫苗的患者將會面對輕微症狀,疫情所帶來的衛生風險不會像去年那樣反映在病例數字上。
「最終,我們會停止計算所有病例,專注於重症病例。我們目前還在過渡階段,因此難以從病例數字進行解讀。我們還沒到那個階段,但以我們目前的疫苗接種率而言,我們知道大部分人口是安全的。」
如何避免社區感染 搜索
1 保持環境衛生
保持環境衛生不僅可以防止新冠肺炎的傳播,也可以有效的防止其他病菌的傳播。對於人們的生命健康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這也就要求我們,不要隨地亂扔垃圾,應該注意清潔,保持一個良好的衛生。
但是保持環境的衛生應該從每一個人做起,他不是一個人的事情,更不應該推卸給某個人,對於社區的住戶來說,都有一定的義務進行打掃。這關乎整個社區的健康。

2 積極進行消毒
對於社區消毒,應該積極進行。如果社區沒有發現病毒的傳播者,也應當隔一段時間消毒,這樣可以有效防止病菌的傳播。如果社區出現了相關病毒的傳播者,應當立即聯繫疾病預防中心,進行登記,並且要立即進行消毒,患者送往醫院治療後的,也應當在其後的幾天積極消毒。
3 佩戴口罩
佩戴口罩封鎖了病毒的傳播,在出行前社區應該要求每一個人都佩戴口罩,這不僅關乎一個人的健康安全,對於整個社區都尤為重要。
雖然佩戴口罩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病毒的傳播,但是能夠有效的保護一個人不受感染。對於根本性解決病毒,應該更快的研製疫苗,積極消毒,這樣才是解決病毒的根本途徑。
每個居住在社區的人,應該積極配合工作人員的工作,佩戴口罩,勤消毒,勤通風。這樣能夠有效減少社區感染。對於每一個人健康都起到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