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訊)工程師轉換跑道和妻子一起賣雪糕,18年來研發200種口味,當中包括非一般的椰漿飯、豬腸粉、豆漿油條等美食口味。
2005年仍是全職工程師的陳嘉浩(48歲)儘管對賣雪糕是零經驗,毅然決定和妻子一同經營雪糕生意Tom’s Palette。起初兼顧兩份工作的他,兩年後才全職投入雪糕生意。
《新明日報》報導,這對不願跟著大眾潮流隨波逐流的夫妻,立志做出與眾不同、能引領潮流的雪糕,還曾嘗試過自己設計冷盤雪糕的機器。

陳嘉浩經營雪糕生意已有18年,至今研發了超過200種口味。
「年輕人受西方文化影響,已經不認識傳統糕點,但傳統味道就是我們的根。這些年我們也看到很多傳統美食的店家因為沒有接班人而結業,覺得很可惜。既然雪糕能吸引年輕一代,我們希望可以通過雪糕來介紹傳統味道。」
研發新口味的過程最短一個星期、最長一個月。
他說,曾經要求自己每個月都推出新口味,卻反而給了自己壓力。此後他決定不再匆匆追求數量,轉向注重品質。
如今,陳嘉浩已研發了超過200種雪糕口味包括椰漿飯和豬腸粉。他解釋豬腸粉原本的醬汁過於濃稠,因此將醬汁特調成適合雪糕的質地。椰漿飯雪糕則使用了食材如糯米飯、椰子、檸檬草、班蘭葉,此外加上攪成粉末的江魚仔和辣椒粉來代表?巴醬的味道,以最大可能來仿製椰漿飯的味道。
「我和妻子都是自學。我想沒有經過正規訓練反而使我們不受限,能更有創意玩出更多花樣。」
裝修遇疫情 曾停業4個月
要遷新地址卻遇上疫情無法裝修,生意一度停罷4 個月。 Tom ’s Palette始於邵氏大廈並在那裡經營長達15年。直到邵
陳嘉浩無奈說,疫後餐飲業都同樣面對百物漲價的挑戰。他舉例,山梅一個月每公斤可漲價10元(約33令吉),若是使用較低脂的奶油一包價格則會比一般的高出5元(約16令吉)左右。
「一天店裡會有27種口味的雪糕供食客選擇,我們會按當季的食材來決定要製作的口味,成本較高的一些口味便不會那麼頻繁地製作。」氏大廈於2020年拆除重建得另尋新址,卻偏偏遇上冠病疫情暴發,無法裝修也無法營業。
陳嘉浩說,當時僅有些教雪糕製作課的收入,但要支付的租金和員工薪水就多達8萬元,只好咬緊牙關撐下去。
「許多顧客甚至不曉得我們已經搬遷至密駝路51號的大廈,至今我們還有不少流失的顧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