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專輯】正氣固本,這才是 「防疫祛邪」 之精髓

2020年04月18日   •   1萬次閱讀

2019冠病肆意全球。有資料顯示,冠狀病毒中位潛伏期為3天,最長24天。與病毒數量、人體體質甚至是發病後的病感程度,都息息相關。

換言之,人的體質決定著對 「病邪」 的易感性、耐受性和發病傾向性。疾病乃是「正」「邪」力量的對抗。所以說,邪氣是發病重要條件,而正氣不足,則是發病的內在依據。

體質有差異先來了解,你是哪種體質

- 平和體質

身體好,吃飯香;如果再加上睡眠好、性格開朗,適應力強;恭喜你,你是典型的平和體質。

- 痰濕體質

這一體質最受富貴病青睞,心寬體胖是這類人最大的特點,腹部鬆軟肥胖,皮膚出油,汗多,眼睛浮腫,容易睏倦。性格溫和穩重善於忍耐。

- 陽虛體質

即使在熱的天氣,也不能在空調房裡常呆。總是手腳發涼,不敢吃涼的東西。性格多沉靜、內向。

- 陰虛體質

如果一個人怕冷,經常感到手腳心發熱,面頰潮紅或偏紅,皮膚乾燥,口乾舌燥,容易失眠,經常大便乾結,就是陰虛。這類人一般外向好動,性情急躁。

- 濕熱體質

如果一個人臉部和鼻尖總是油光發亮,並容易生粉刺、痤瘡,一開口就能聞到異味,那就是濕熱體質。此類人還容易大便粘滯不爽,小便發黃。性格多急躁易怒。

取一種平衡,抵禦外邪;人體體質,均可調節!

體質差異多是由遺傳因素以及後天習慣不同而決定的,唯有「平和體質」才是人體的最佳狀態,能更好的抵禦外邪侵入,達到不生病、或是少生病的良好狀態。但人在自然中,食五穀雜糧、經歷風雨,自然因素的侵襲統稱為外邪。想要更好的抵禦外邪,人的體質是可調的,「正氣不足」 乃是日常里疾病入侵的根源。

濕邪不排,萬病之源

新加坡天氣悶熱潮濕,正是中醫里講「濕氣重」的地帶。「濕」是萬病之源,再加上人們有晚上沖涼的習慣,身體吸收的濕氣就更重了。中醫云:風寒暑濕燥火,都是致病因素,如果一個人身體的內部環境濕氣比較重,則很容易引來外邪入侵。比如當下的2019新冠病毒,就是一種很厲害很狡猾的外邪。從中醫角度解讀這次疫情,新冠肺炎屬於「濕邪疫」。新冠濕氣的特點非常典型,濕會寒化、熱化,還有躁化,有粘液、非常粘稠不容易排出來。新冠肺炎患者的損傷主要是肺深部的小氣道,在細支氣管裡邊,有痰栓包裹著病毒。

我們知道,作物生長需要溫度濕度還有營養,病毒細菌等外邪要入侵人體並在人體滋長,同樣需要這三樣物質。尤其是濕,就算是放在平常,濕氣重的人也容易生病,滋長帶邪氣的病毒細菌。 點擊邊框調出視頻工具條

(專訪:工程院院士張伯禮)

正氣存內,邪不可干!

眼下,受2019疫情影響,除了體質不同對「外邪」的抵禦因人而異外;人們整日呆在房間裡,看電視、刷手機……,身體的閒置時期多於以往,也更加不利於維持身體良好的免疫機制。

久宅久坐,抵抗力下降

《黃帝內經》稱 「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可見久宅家中,久臥不起,坐而不動,長時間看電視,玩手機等,缺乏必要的鍛鍊和體力運動,會使人體氣血虛弱,抗病能力下降。

點擊邊框調出視頻工具條

(專訪:工程院院士張伯禮)

這世上所有的疾病病發,都是人體的 「免疫系統」 在對抗病毒的過程中,打了敗仗。現代藥理研究證實「藿香正氣液」有解熱、抗炎,抗病毒、抗組胺、抗細菌、 抗真菌、解痙等藥理作用。

由內調節,提高免疫,刻不容緩!

患者大多表現為寒濕襲肺礙脾的症狀,「藿香正氣液」扶正氣,祛濕氣,解表化濕,理氣和中,被譽為「千古第一方」,正是應對寒、濕的良藥。其「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的治療原理,對新冠肺炎有正向的針對性和預防作用。

武漢部分醫院為保障醫護人員健康,為他們準備了「醫用包」,其中藿香正氣液等藥品被列入其中。

(權威機構推薦藥物中, 唯一在坡註冊並銷售的品種。)

太極的藿香正氣液,是這次國內參與抗疫的院士專家積極推薦,一線醫生主動求喝,武漢各醫院為醫護人員配置的防護標配藥品,也是權威機構指定的防疫首推藥品,更是權威機構推薦藥物中唯一在新加坡註冊並銷售的品種。

太極集團,愛心捐贈

本次抗擊2019新冠肺炎阻擊戰中,太極集團提前復工復產,在防疫醫用物資儲備、藥品保障供應等戰線貢獻力量。捐贈了價值800餘萬元人民幣的「藿香正氣液」送達抗疫一線,為醫護人員的健康做足保障。

疫情當前,太極國際(新加坡)有限公司,3月以來也陸續進行了愛心捐贈。為中華醫院、大眾醫院、善濟醫社、廣惠肇留醫院的醫護人員相繼贈送了「藿香正氣液」。這些機構收到的捐贈還會分發給新加坡有需要的普通民眾。

人體會生病,有外部環境因素,也有內在自身因素;調取一種「平衡」的狀態,當身體「正氣」充足時,會大大增強抵禦「邪氣」的力量。讓「藿香正氣液」守護你和家人的健康體魄!

新中醫藥保健、正中平、OG、裕華國貨及新加坡各大藥行皆有售賣。

訂購熱線:9023 6156

*為響應新加坡政府居家辦公,避免不必要外出的號召,特提供送貨上門服務(附帶條件)

(以上圖文由獅城鵬友說提供轉載,內容並不代表新加坡眼觀點及立場。)

555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6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918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每月生活費13000新幣!新加坡火到發燙,中產們,這你受得了麼?
2025年05月05日   •   8379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446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933次閱讀
新幣兌人民幣匯率5.63!創14年新高!換匯千萬要警惕
2025年05月06日   •   3762次閱讀
黃循財:外國人、遊客、高收入群體其實在補貼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閱讀
24萬富豪集體湧入新加坡!他們為何對獅城情有獨鍾?
2025年04月30日   •   3078次閱讀
震驚!這個沒有資源的"小紅點"憑什麼成功?副總理王瑞傑首次公開6大治國狠招
2025年05月01日   •   2907次閱讀
💰 Netflix新加坡再次調漲訂閱費!新加坡人每月要在這7個流媒體平台花多少錢?🔎
2025年05月03日   •   2907次閱讀
王乙康部長:許多民主國家寸步難行,新加坡也可能出現這種情況
2025年05月03日   •   2736次閱讀
本地人很多都不知道!新加坡這8個鮮為人知地方,禁止進入!
2025年05月06日   •   2736次閱讀
對你的Singpass做這些事,換來的不是快錢,而是坐牢!
2025年05月06日   •   2394次閱讀
南大vs國大碩士就業大揭秘:高薪背後竟然靠它?
2025年04月30日   •   2223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