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到這個時候,新加坡的超市中會出現一種中國水果——接龍蜜柚,雖然一個蜜柚價格高達250元人民幣,但依然供不應求。
皮薄汁多的接龍蜜柚雖是小果,卻帶動了巴南區接龍鎮鄉民脫貧致富。而「帶頭人」是一位年過花甲的退休老人。

17日,64歲的陳開容在位於重慶市巴南區接龍鎮的合作社裡忙碌起來,她是當地美亨柚子種植股份合作社的社長。
陳開容告訴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她是接龍人,2010年從接龍鎮政府退休。接龍鎮產出的地方品種「小觀蜜柚」因缺少科學種植技術、缺乏現代市場信息、欠缺品牌打造意識,售價五角一個都無人問津。
「農村勞動力大多選擇進城,留下成片柚樹無人看管,也有村民將柚樹砍下當柴燒。」此舉令陳開容心疼不已。
「我要在家鄉幫助鄉親們共同致富,抓質量、抓品牌做強蜜柚品牌。」2011年,陳開容下定決心,組建了柚子種植專業合作社——美亨公社。
創業之初多是坎坷的。為發動村民種植柚子,陳開容走家串戶卻屢遭拒絕。「種柚子能賣多少錢?還不如種點莊稼。」正是村民的這種念頭,一年下來,合作社只發展了16戶社員。
陳開容不放棄,她買了一輛皮卡車,將肥料、農藥一份份地送至社員家門口,並承諾不管柚果酸甜與否、賣相好壞,自己都以一斤2.5元的成本價、5毛的分紅價收購。
她還邀請到中國農業科學院柑橘研究所、西南大學柑橘研究所的專家到基地開展技術培訓,提高社員生產技術水平和能力,打造「巴南接龍蜜柚」品牌。

通過採取「合作社+科研+基地+農戶」發展模式,「巴南接龍蜜柚」品牌不斷得到市場認可,先後獲得「重慶市著名商標」「重慶名牌農產品」等稱號,甚至走出國門遠銷新加坡等地。
從五角一個到市場售價12元一斤,8年來,產自接龍鎮的蜜柚實現產業蝶變同時,也帶動當地村民脫貧致富。
陳開容介紹,目前美亨公社社員達到200餘戶。以一畝地平均收入12000元計算,種植蜜柚的農戶一年可收入數萬元。
為讓蜜柚效益最大化,近年來陳開容還琢磨起柚子精加工產品研發,組織開發團隊,針對蜜柚食用、藥用特性,研發出柚子酒、柚子酥、冰糖柚子蜜、柚子花茶、柚子精油等深加工產品,延長產業鏈,提高附加值。
「作為接龍扶貧支柱產業的優質項目,全鎮接龍蜜柚種植已達5000多畝,輻射周邊農戶1000多人。」重慶市巴南區接龍鎮黨委副書記薛東濤表示,下一步,接龍鎮將憑藉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和區位優勢,大力發展農業特色產業,打造農業特色品牌,同時充分利用「網際網路+」打造線上線下銷售平台,把窮山、荒山真正變成「金山銀山」。
來源: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張瀚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