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在國計民生問題上,新加坡反壟斷監管絕不手軟之外,對於新加坡正在崛起的網際網路巨頭,同樣保持警惕。
新加坡近年來最有影響力的一樁反壟斷的案件就是Grab和Uber合併案。
2018年9月,新加坡反壟斷機構因為打車公司Uber與Grab的合併交易對兩家公司總計罰款1300萬新元,並命令Uber將其當地租賃業務的汽車出售給任何能夠提供合理報價的對手。
事情的起因是2018年3月,Uber將其東南亞業務出售給了新加坡對手Grab,以換取後者27.5%的股份。這筆交易引發了該地區的監管調查。
新加坡競爭和消費者委員會(CCCS)在交易宣布僅僅幾天後就啟動了調查,實屬罕見。

CCCS在周一稱,已經敲定了多項措施來降低合併交易對司機和乘客的影響,並為新的參與者開放市場。它還表示,已發現合併交易會實質上削弱市場競爭。
CCCS分別對Uber、Grab罰款660萬新元、640萬新元以阻止未來出現已完成、不可取消並且傷害競爭的合併交易。它還命令Grab取消公司與司機、計程車車隊達成的排他性安排。
「實質上削弱競爭的合併交易是被禁止的,CCCS已經針對Uber與Grab的合併交易採取行動,因為這筆交易剔除了Grab最大對手,損害了新加坡司機和乘客的利益,」CCCS CEO杜漢立(Toh Han Li)稱。

該監管部門表示,在這筆交易宣布後,Grab的打車費用實際上上漲了10%至15%,該公司在新加坡打車市場的占有率約為80%。
CCCS還要求Grab維持合併交易前的定價算法和司機佣金費率。
新國大商學院的調查研究也支持新加坡競爭和消費者委員會的結論。
研究於2019年7月至8月開展,距新加坡競爭與消費者委員會對Grab和Uber開出罰單約一年時間。
結果顯示兩家公司業務合併導致「市場競爭的實質性減少」,以及「損害新加坡網約車司機和乘客的利益」,其中包括合併後,資費上漲了10%到15%。

研究還發現,Grab收購Uber東南亞業務以後,受訪乘客群體中有65%的用戶都認為,個人乘車體驗受到了不利影響;64%的乘客反映說,運營商提供的獎勵減少。
兩家公司業務合併以後,對網約車司機群體的收入損害更為嚴重。有87%的受訪網約車司機表示收入有所下降,在這部分群體當中,有77%的人表示收入減少了一成多。
另外,約有40%的司機表示,合併以後的激勵措施讓人不滿意,而在合併前,這個比例僅為24%。
所以可以說新加坡政府對於這起合併案的擔憂和處罰是合理且有預見性的,也對當地正在快速崛起的網際網路行業以及彼此之間可能存在的壟斷協議敲響了警鐘。

03.香港:壟斷之殤
反壟斷到底有多重要?
因為我們沒有生活在壟斷經濟之下,可能不能想像一個對壟斷不加遏制的社會,人民的生活有多麼痛苦。
我們身邊的香港就是一個最近的例子。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的香港,曾經的老派財閥紛紛老去,經濟發生了新的變化,經濟方面開始轉向內陸。老派財閥為了能夠讓自己的後代,守護好曾經的財產,推出了一種新的模式,名曰「收稅式實業」。
也就是,後代們什麼都不需要做,在家裡躺著就可以收租收稅。
由此,香港實業展開了各大財團爭奪壟斷的新經濟模式。房產、通信、水、電等,成為了他們的「新寵」。而其中,李嘉誠正是在壟斷領域「玩兒」較好的那個人。他甚至把某方面的「壟斷」引領到了英國,開始布局「購買英國」。

近些年,面對李嘉誠的報道,人們從過去的誇讚,到如今的感嘆或帶有些許的憤恨。
李家的城,拴住了太多的香港人,他們怎麼轉,也離不開這座「牢固」的城。
近些年,香港貧富分化越發明顯,普通的香港人每天辛辛苦苦上班,為了能夠買到小平米的房子而努力。
可是他們卻發現,再努力都是徒勞。房產被壟斷,就連天然氣、水和電力等也被壟斷。

去超市,也是去李家的百佳超市買東西。就連買化妝品,也是去李家的屈臣氏。如此壟斷,帶來的惡果就是人們白天上班,掙到的錢又回到財團手中。
壟斷經濟帶來貧富差距拉大的同時,讓人們的生活毫無盼頭。當然,這也拉低了香港經濟的競爭力,所以近些年香港經濟與內地經濟背向發展,在「亞洲四小龍」的地位也排到末端。
香港人由此憤慨不已,他們看到了內地經濟從曾經不如香港,到如今趕超香港。也體會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感。這種危機感來源於他們無力撼動曾經的百年經濟,無力改變自己被「拴牢」的現狀。
香港經濟就像被吹起的肥皂泡,很容易被吹破。一旦被吹破,經濟陷入絕望,不吹破,人們的生活又舉步維艱。

面對如此尷尬的經濟,香港的幾任行政長官都為之甚是撓頭。
這些人中,要麼就是順從財閥,繼續走「壓榨」路線,要麼就是想要「大展宏圖」之時,被經濟或其他力量「打壓」下去。一時間,香港經濟的窘境不知何去何從。
所以這就是香港「壟斷經濟之殤」,香港的財閥實力強大到可以左右政治,甚至綁架政治。
也讓普通百姓生活在一個階層固化,貧富差距巨大的「無希望」社會中。可以說,壟斷經濟是香港近年來社會問題不斷的經濟根源,這是很可怕的。

我們現在也正經歷網際網路時代的快速擴張和壟斷時期。中國經過20年的網際網路浪潮,已經形成了幾個網際網路巨頭,他們通過投資和收購將觸角伸到了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悄無聲息地控制了我們的生活。
過去,發展是第一要務,所以中國政府對他們的這種擴張「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放任自由。
但是現在,這種壟斷已經壓倒了發展帶來的優勢,所以中國政府要開始大力出手,遏制這種新經濟力量對國家發展的衝擊。
而新加坡也是一樣,近10年,新加坡網際網路也在快速發展,根據歷史的經驗,這些成長中的網際網路巨頭也一定會走壟斷擴張的道路。因此新加坡監管部分也要對此保持警惕,在對我們的生活造成實質性損害之前進行整改。
資料來源:
1. 新浪:新加坡反壟斷部門調查Uber/Grab交易 因阻礙市場競爭
2. 路透:《焦點》挨罰十天後阿里巴巴再遭調查,中國吹響網際網路反壟斷執法號角
3. 新加坡頭條:獅城嚴打合謀定價 13雞商罰8100萬
4. 早報:阿里等三家企業被開反壟斷罰單
5. 騰訊:香港的「壟斷經濟」與李嘉誠的「李家的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