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4月4日),新加坡國家水務局發布公告,由於馬來西亞柔佛河的氨含量過高,柔佛緊急中斷了給新加坡供水!
新加坡的自來水一部分來自柔佛河,很多人會直接喝,而人體吸收高濃度氨,會導致心臟停搏,長期攝入可致癌!

柔佛河就在新加坡旁邊
柔佛當局調查後表示,古來縣的一家油棕廠的生物綜合中心的水管破裂,導致含氨的污水流入了沙翁河,沙翁河匯入了柔佛河,造成大面積的水源污染。

來源:油管pocketimes
首當其衝的就是古來縣,約有17000戶家庭由於這一事件而中斷了供水,預計將在今晚10點左右恢復正常。

古來縣
新加坡每天可從柔佛河中抽取最多2.5億加侖(約9.5億升)的水,而新加坡每天需要4.3億加侖(約16.3億升),超過50%的水源來自事發河!
好在柔佛水源出問題後,新加坡公用事業局加大了海水淡化廠及新加坡自來水廠的作業,整體上看,新加坡的供水不受影響,大家還是能繼續喝自來水的。
目前,新加坡公共事業局正密切留意柔佛河水的水源質量,待水質適合使用後,將恢復原水的抽取和處理。

新加坡公共事業局的自來水廠
新馬兩國的「水交易」
新加坡的淡水資源匱乏,一向依賴馬來西亞的供給。雙方簽署了多個購水合約,到2061年結束交易。
新加坡建國後不久,馬來西亞曾恐嚇新加坡,如果不服從他們,就會隨時切斷新加坡的水源。於是新加坡另尋出路,和印度尼西亞簽署了供水協議。
雖然2010年後馬來西亞的供水量大大減少,但是仍然是新加坡主要供水國。
2018年6月25日,馬國首相馬哈迪說,要和新加坡好好探討一下供水協議,他覺得現在的協議相當「荒謬」(言外之意就是想漲水費)。這件事也引發了兩國人民的熱議。

點擊圖片閱讀原文
新加坡政府曾在2011年表示,要在2061年前做到水源自給自足。
去年2月,貿工部部長陳振聲又說,新加坡必須在2050年就可以完全不需要依賴馬來西亞的進口水源!

但到2060年,新加坡的總需水量將比現在翻一番,其中45%是對水質要求更高的家庭用水。
面對如此大的淡水需求,新加坡這些年可謂是用了十八般武藝「做水」。
招式一:變「尿」為寶
1998年,新加坡啟動廢水回收研究計劃,於是2002年,第一瓶新生水誕生了!
廢水主要是從使用過後的污水裡提取的,包括洗澡水、排泄物......

大家不用擔心,新生水的清潔度比世界衛生組織規定的國際飲用水標準高出50倍!(為啥心裡還是毛毛的?)
新生水的生產利用了微過濾和逆滲透兩項先進技術。整個生產過程有3個步驟:
1.一部分處理過的排水污水會被配送到新生水廠,先用微過濾把污水中的粒狀物和細菌等體積較大的雜質去掉
2.用高壓將污水擠壓透過反向滲透隔膜,將已溶解的一些較小雜質過濾出來,
3.再經過紫外線消毒,就得到了可循環利用的新生水
新加坡現在有五個新生水廠,每天可以提供將近2.3億升的新生水,五個新生水廠的產量加起來,可以應付40%的新加坡每日用水!

為了「顯擺」這項偉大的黑科技,新加坡政府特地在把位於勿洛的新生水廠打造成了博物館(Visitor Centre),供大家參觀學習。

館內玻璃地板下流淌的,都是新生水
招式二:蓄水池
雨水那可是天賜的「淡水資源」,而且不花錢,深諳其道的新加坡很早就開始建立蓄水池,到現在已經有17個遍布島上各地的蓄水池了。

每當下雨,雨水就隨著溝渠匯入河流,再流向蓄水池。

新加坡隨處可見這樣的溝渠,去年一場暴雨後,出現了這一幕
之後,蓄水池的水又會流到供水處理廠,進行一系列的化學處理、過濾和消毒進而成為乾淨的水源又流向每家每戶和工廠。使用過後的排水又將流入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
這些蓄水池除了蓄水功能,還兼具了清潔空氣、城市景觀、休閒娛樂等功能。蓄水池附近環繞著茂密的樹林,其中最有名的麥里芝蓄水池更是被稱為「新加坡的綠肺」。

麥里芝蓄水池
招式三:海水淡化
然而上面兩個仍不能滿足新加坡自給自足的需求。於是新加坡把眼光轉移到了周圍大片的海水。這麼多水資源不利用太浪費了!
現在新加坡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海水淡化技術,有5個海水淡化廠,其中有3個已經投入使用。

第四個吉寶濱海東海水淡化廠是可同時處理海水和淡水的雙模式海水淡化廠,預計將在2020年建成。

副總理張志賢在濱海堤壩十周年嘉年華上也提到了吉寶海水淡化廠
第5個海水淡化廠建在裕廊島上,這是因為裕廊島上有約100家石化及其它化工企業。等五間廠同時運作,新加坡將增加25%的淡水資源。

裕廊島上的海水淡化廠
招式四:挖隧道集水
政府還「挖地砸坑」保護水源,昨天,惹蘭峇哈第二階段深層隧道排污系統工程,舉辦了挖掘工程啟動儀式。
深層隧道排污系統是一條地下污水通道,將污水輸送到位於沿海地區的中央水回收廠,處理後的廢水被凈化為新生水供大家使用。

宏茂橋、皇后鎮等地的地下隧道示意圖
整個工程分為兩個階段,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污水通道」之一,總投入超過100億新幣,預計於2025年完工。

克蘭芝的隧道已成型
這些地下隧道旨在滿足新加坡長期的用水收集、處理、回收和處置需求。
新加坡環境及水源部長馬善高表示,「這是項重要且必要的投資,以滿足我國長遠的用水需求,確保水供源源不斷。」
李光耀也曾強調過新加坡「水獨立」的重要性!
戳視頻看李光耀講話原文
這四個「殺手鐧」,讓新加坡成為了世界上循環用水和海水淡化最先進的國家!水源自給自足的小目標說不定真的能在2050年實現了呢!
政府都這麼拼了,大家也行行好,節約用水吧,ball ball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