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 僱主要求員工提供醫療證明(MC)作為疾病證明的做法引發了廣泛討論。一些觀察人士認為,這種做法可能已經過時,並給本已捉襟見肘的醫療系統增加了不必要的負擔。

遠程醫療平台Speedoc的聯合創始人兼執行長Shravan Verma博士指出,一些健康狀況如胃痛和頭痛難以驗證,尤其是在遠程醫療環境中,醫生只能通過小螢幕看到患者並主要依賴他們的自我報告來診斷。
Verma博士表示,儘管遠程醫療平台被批評因為患者容易獲得MC,但醫生在遠程醫療中很難100%確定患者的真實情況。他提到,大約10%的MC請求會被拒絕,這時醫生可能會建議患者到診所進行更徹底的檢查。
衛生部正在計劃收緊MC的簽發規定,這引發了關於是否仍然需要這種疾病證明的討論。許多員工認為,頭痛、經期疼痛等輕微不適不一定需要看醫生,他們更願意在家休息。然而,去辦公室可能會將病毒傳染給同事。
Verma博士強調,僅為了獲得MC而去看醫生的文化占用了寶貴的醫療資源。他認為,僱主應更積極地管理病假政策,或通過公司門戶網站讓員工報告生病,而不必去看醫生。這種系統還可以揭示請病假模式,例如員工是否經常在長周末前後請病假。
此外,現行的MC制度也讓僱主難以質疑員工的實際健康狀況。Verma博士建議,僱主應定義病假的含義,而不總是要求醫生簽發MC,這樣可以促進僱主與員工之間的理解和信任。
人力資源專家Christine Chan女士認為,雖然MC可以作為驗證生病的證明,但公司應逐步取消這種形式的疾病證明。她提到,一些公司已經開始允許員工在沒有MC的情況下休假,這樣不僅可以節省醫療費用,還能體現僱主對員工的關心。
Chan女士還提到,一些公司要求病假員工在第二天向經理通報康復情況,以防止濫用病假制度。Verma博士表示,這種做法有助於建立僱主與員工之間的信任和融洽關係。
最終,良好的溝通是關鍵。僱主需要表現出同理心,理解員工的需求,而員工也應明白政策的制定原因,不應濫用病假制度。Chan女士總結道,建立信任和確保員工健康是企業的首要任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