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商業世界裡,家族企業本應是團結一心、傳承榮耀的代表,然而,現實卻常常不盡人意。據調查,近半數家族企業都在傳承與擴張中陷入內鬥泥潭。
今天要講的新加坡房地產巨頭城市發展集團(City Developments Limited,簡稱CDL),就正在上演一場驚心動魄的『長子奪權』大戲。80多歲的創始人郭令明,無奈將親生兒子告上法庭,其家族矛盾徹底激化,擺到了公眾視野之下,這背後究竟藏著怎樣的恩怨情仇?又給所有家族企業敲響了怎樣的警鐘?
01 「欽定接班人」 登場
暗流涌動的權力棋局
作為新加坡房地產巨頭城市發展集團執行主席郭令明的長子,郭益智在很久之前,就被認定是城市發展集團的總裁人選。果然不出所料,在2016年,郭益智順理成章進入城市發展核心管理層。

隨後經過2年的時間,郭益智一路升任為CDL的總裁,然而讓大家都沒想到的是,這卻為城市發展埋下了家族內鬥的伏筆。
導火索應該是收購中國協信遠創這件事
2020 年,正值全球房地產市場風雲變幻之際,CDL看中了中國協信遠創在中國內地的龐大土地儲備與潛在市場份額,認為這是一次拓展海外版圖、實現多元化布局的絕佳契機,於是內部決定斥資約 8 億新元收購其 51.01% 股權。
然而,這一決策卻如同一顆重磅炸彈,在集團內部激起千層浪,內部劇烈分歧,集團內部的黨派對立也因此愈加明顯。
這兩派力量,一派支持執行主席郭令明,而另一派則看重城市發展的「未來之星」郭益智,其中,李異禎和鄧愛愛兩名董事成員對郭益智的支持尤為明顯。
郭令明堂兄郭令柏及兩名獨立董事,因為反對這項收購中國協信遠創的投資而辭職,但其他人則堅持繼續收購。
最終,因為協信遠創確實存在流動性問題,公司因該投資減值17.8億新元並最終以1美元拋售股權,造成了巨額虧損的結局,集團內部對此互相職責。
02 董事會 「戰場」
父子反目,硝煙瀰漫
在經歷了上述的巨額虧損後,CDL內部的矛盾進一步加深,終於在今年徹底爆發。

1月底,李異禎和鄧愛愛兩名董事打算繞過提名委員會,提名兩名新獨立董事。外界普遍猜測他們這麼做的目的,是為了在集團上層壯大支持郭益智的力量。不過,這一行為遭到了郭令明及提名委員會主席張永疇的強烈反對,郭令明當即叫停了新董事的面試程序。
而李異禎這時候態度也異常強硬,仍堅持任命這兩名新董事。儘管董事會法律顧問警告稱,這一舉動已經違反了公司治理準則,可支持郭益智的董事們,依舊選擇通過書面決議的方式,繞開審核程序,並最終於2月7日強行任命新董事。

於是就有了第二天,郭令明就要求自己的兒子郭益智辭去CEO的新聞,但因為李異禎等人的公開反對,郭令明無法解僱自己的兒子。
如此,郭令明在2月25日向法庭起訴郭益智等董事,指控其「奪權」行為損害公司利益。至此,CDL家族內鬥,已經從內部決策爭議演變為了公開法律戰。
毫無疑問,這將對CDL聲譽和股價造成深遠影響。在2月26日上午,城市發展更是宣布交易暫停,原定於當天舉行的2024年業績發布會也被迫取消,公司運營陷入一片混亂,而這一切都源於這場家族內訌。
03 郭令明:解僱我兒子 並非一個容易決定
郭令明坦言,走到解僱長子郭益智這一步,絕非他的本意。在公開信中,他滿含無奈地寫道,作為父親,解僱我的兒子當然不是一個容易的決定。
我承認,商業決策很困難,年輕人可能在職業生涯中犯商業錯誤,這是可以理解的,但繞過公司治理法是一條紅線。

自2018年郭益智擔任領導職務以來,城市發展的股價表現也一直萎靡不振,這反映出「投資者信心下降,股東對集團戰略失誤的擔憂」。
面對如此困境,郭令明深感責任重大。他強調:「作為執行主席,我對城市發展、股東和公司未來發展負有責任。
我認真地對待我作為執行主席的角色,始終優先考慮所有股東的利益,而不僅僅是我家人的利益。這賭注太高了,我不能允許魯莽的權力鬥爭來破壞公司。」
當下,郭令明已任命現任營運長郭益升擔任臨時首席執行長,力求在集團尋找專業首席執行長期間,維持業務的正常運轉,讓城市發展這艘巨輪能在驚濤駭浪中穩住航向,擺脫家族內鬥帶來的陰霾。
04 家族內鬥,行業鏡鑒
據統計,在新加坡上市的公司中,約41%都存在"家族成員壟斷核心崗位"現象。東南亞家族企業普遍都採用金字塔式股權架構,通過交叉持股保持控制權,如新加坡三大銀行(星展、華僑、大華)家族持股占比超35%。

在城市發展中,其董事會中三代李氏家族成員占據過半席位。所以才會有專業團隊的市場預警被家族成員否決,最終造成巨額虧損情況的發生。這種治理結構,使職業經理人淪為單純的「工具人」,從而削弱了決策科學性,增加了企業對外投資的風險。
城市發展集團的這場家族內鬥,不僅僅是一個豪門的恩怨故事,更是給整個商業世界亮出了警示燈。
它提醒每一個家族企業,在追求財富與榮耀的道路上,不能忽視內部治理的完善、決策機制的科學。唯有平衡好親情與企業發展,引入現代化管理理念,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穩健前行,續寫家族傳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