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訊)阿叔首次網購,花約138元買32寸電視機,豈料貨不對辦,送來的僅是一包紙巾。
讀者申瑞強(61歲,地鐵工程師)向新加坡《新明日報》申訴,由於電視機壞了,自己第一次網購,在網上看到價格便宜,一台32寸新電視機售價僅138元4角9分,才決定下單購買,並通過網購平台上的PayNow方式付款。
四天後,網購平台顯示貨物已經送到,豈料申瑞強回到家時,只見到一個粉紅色包裹放在桌上,卻不見電視機,空歡喜一場。
「我當天滿心歡喜回家,以為晚上終於可看電視了,結果小包裹里只有一小包紙巾,400克都不到。」
他說,店家在網上放著小米的標誌,看似電視機是小米的牌子,其實貨品寫的是 「xiao-miss」,如今才感覺被騙了。
「我聯絡客服要求退款退貨,但是得等賣家同意退還物品、取回物品後評估是否可以退款、再處理退款手續,每一步驟都要等個3至5個工作日,這樣一來很可能要用上兩個月的時間,才拿到退款。」
不過,申瑞強向申訴後,昨午已接獲平台退款的通知。
雖然已獲得退款,但他擔心更多人遇到相同的事件,因此希望公開事件,提醒公眾網購時要小心。

申瑞強聲稱事後只收到一個粉紅色包裹,包裹里只裝著一小包紙巾。(受訪者提供)
申瑞強說,他事後向網購平台要求退款退貨,之後他再去搜尋出售電視機的網店,豈料發現網店已經不存在。
他過後去警局詢問,警員說可先等網購平台答覆是否能退款。 「如果最後拿不到退款,才會報案處理。」
雖獲退款,申瑞強還是希望網購平台能夠管控賣家,確保只讓可信和可靠的賣家在網絡平台賣東西。
網購注意事項,以免上當:
1網購時若價格便宜到令人難以置信,那就不要相信,並只向授權或可靠的商家購買,尤其是貴重商品。
2公眾可選擇比較安全的付款方式,待拿到商品後才付款,並可先驗證商品,儘可能避免預先付款與直接轉帳給賣家。
3騙子可能會誘使買家直接聯繫他們,如通過WhatsApp或微信,以提供優惠或加快交易,讓他們直接轉帳。騙子會使用當地銀行戶頭或提供身份證與駕照複印件,讓大家相信他們是真正賣家。

申瑞強聲稱事後只收到一個粉紅色包裹,包裹里只裝著一小包紙巾。(受訪者提供)
Lazada回復《新明日報》詢問時表示,已調查此事,並及時退款。
發言人表示,Lazada分別為非LazMall和LazMall賣家提供了7天和15天的免費退貨政策。退款方式將取決於客戶的付款方式。他們已禁用該賣家。
「平台系統能監測欺詐賣家,我們也鼓勵顧客購買產品時,先查看售價、產品和其他顧客的反饋。」
發言人也說,為了確保安心,客戶可直接通過LazMall的品牌和授權的經銷商購買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