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30日,在華訪問的李顯龍總理在海南出席博鰲亞洲論壇2023年年會,並在開幕式上發表講話。
本屆博鰲亞洲論壇的主題是「不確定的世界:團結合作迎挑戰,開放包容促發展」。

李顯龍總理髮表講話:
亞洲是一個充滿活力且充滿希望的地區,擁有超過全球一半的人口。亞洲人的教育程度越來越高,充滿活力、創意。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之一,其消費市場巨大且不斷擴張。中國的技術正在快速發展,勞動力也越來越熟練。印度也正在穩步發展,並且具有年輕人口的優勢。東南亞地區擁有不斷增長的中產階級,並有望在本十年成為世界第四大經濟體。但是,亞洲的前景取決於該地區保持穩定、包容和開放。
與其他地區一樣,亞洲受到全球環境和戰略緊張局勢的影響。艦艇疫情嚴重破壞了我們的社會、經濟和供應鏈。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嚴重違反了聯合國憲章和國際法,並嚴重破壞了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這是令人擔憂的。
中美關係也處於緊張狀態。大國有責任保持穩定和可接受的相互關係,因為它們之間的任何衝突都將對自己和世界產生嚴重後果。然而,美國和中國在許多棘手問題上存在分歧,包括貿易和投資、供應鏈、網絡安全、新興和關鍵技術以及航行自由。
我們希望中國和美國能夠成功穩定它們的關係,並建立足夠的相互信任和尊重,在利益相互對齊的領域開展合作。
世界敏銳地感受到了這些緊張局勢的影響,在解決氣候變化、能源和食品安全等緊迫問題方面的進展,以及新冠疫情的準備工作都受到了嚴重阻礙。
經濟上的需要正被國家安全問題所掩蓋。各國正在追求自力更生和復原力,通過保證自身供應鏈來實現。技術和經濟體系的分叉正在加深。這將給各國帶來巨大的經濟成本,並在這種全球背景下進一步加劇競爭和摩擦。
亞洲國家可以做什麼?
首先,我們應該繼續促進中國與本地區國家的經濟合作和良好關係。中國已經成為幾乎所有亞洲國家的最大貿易夥伴。它還發起了區域和全球倡議,如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一帶一路倡議,BRI和全球發展倡議,GDI,其他亞洲國家也回應了中國深化經濟一體化的願景。
在後疫情時代,我們鼓勵投資、貿易和旅遊流動的復甦。我們期待著在中國充滿活力的經濟中參與新的增長機會。
新加坡自己與中國的合作不斷持續。我們正在更新和完善中國與新加坡的自由貿易協定,並將整體關係提高到一個更高的水平。我們的政府間合作項目與中國在不同發展階段的優先事項相匹配。最新的項目,即重慶互聯互通產業,改善了中國西部和東南亞之間的連接。而且,它是 "一帶一路 "倡議的一部分。
即使在疫情期間,新加坡也保持著與中國的聯繫。我們的商品貿易去年增長了6%。同時,新加坡也是中國最大的外國投資來源之一。越來越多的中國公司在新加坡投資,在這裡設立總部和業務。
中國與亞洲鄰國之間的經濟合作將更加強勁。如果它有一個健全的、建立互信和促進地區穩定的更廣泛的關係作為支撐,那麼有許多雙邊和地區問題需要解決。而這些問題應該本著善意和合作的精神,以和平方式並根據國際法進行管理,充分重視大小國家的觀點和利益。
國家利益時常會出現分歧,雙邊問題也會出現。這是不可避免的。當這種情況發生時,重要的是我們要使我們的經濟關係不受這些困難的影響,繼續彼此做生意。我們必須努力為了我們人民的利益而務實地合作,即使我們在某些問題上意見不一致,這將使所有亞洲國家能夠彼此和平共處,並享有空間和安全來規劃自己的發展和繁榮之路。
第二,除了加強與中國的關係,亞洲各國還需要深化彼此的合作。我們應該建立一個密集的合作和相互依存的網狀結構,而不是樞紐和輻條模式,因為這將導致一個更強大和更有彈性的地區。
東協是促進東南亞合作的一個重要組織。東協成員國正在系統地工作,以加強我們之間的一體化。東協數字經濟框架協議將深化我們在一個部門的合作,這個部門只會變得更加關鍵和普遍。而東協共同體2025年的願景,為建立以規則為基礎的、以人為本的東協共同體提供了一個路線圖。
東協的中心地位也有助於連接整個亞洲和其他地區的合作夥伴。東亞峰會、東協+3和東協地區論壇等機制將主要參與者聚集在一起,為富有成效的對話和接觸提供了中立平台。
東協還發起了RCEP,即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這是世界上最大的自貿區,涵蓋東南亞、東北亞和澳大利亞。
在亞洲還有許多其他互補性的區域集團。其中包括跨太平洋夥伴關係的全面和漸進協議、印度—太平洋經濟論壇和數字經濟夥伴關係協議。
這些集團並不相互排斥。它們有不同的成員資格,並且經常相互重疊。並非每個國家都需要加入每個集團,但從整體上看,不同的集團在亞洲國家之間建立了一個有彈性的、環環相扣的合作網絡。
同時,這些區域集團加深了亞洲與世界其他地區的聯繫。而這使我們的外部夥伴在亞洲的和平與繁榮中獲得了利益,這使我想到了第三點,即亞洲應該永遠是一個開放的地區。
在亞洲國家之間發展合作的同時,我們也應該培養與我們歐洲和世界其他地區的關係。例如,儘管中國和美國之間關係緊張,但去年雙邊貿易貨物創下了接近7000億美元的歷史新高。其他亞洲國家也熱衷於在其他地區擴大經濟關係。歐洲和美國公司在亞洲的投資繼續增長。亞洲國家正在與歐洲國家和歐盟,甚至與拉丁美洲的夥伴簽訂自由貿易協定。例如,新加坡與太平洋聯盟簽訂了自由貿易協定。
跨區域的強大經濟聯繫將促進更多的利益相關者對建設性地參與亞洲事務的興趣。這將鼓勵健康的競爭,刺激創新和夥伴關係,在緊張局勢出現時加以緩和,使該地區更加穩定和平衡。
亞洲能否實現它的承諾,將取決於亞洲各國如何保持穩定的關係,並在它們之間以及與我們的外部夥伴進行切實和富有成效的合作。
作為亞洲一個非常重要的經濟體。中國在這一切中可以發揮很大的作用。我們歡迎中國承諾繼續開放其經濟,繼續支持多邊主義和區域合作。我們期待著各方為區域和全球的發展和繁榮做出更積極的貢獻,以造福亞洲和世界。



▲博鰲亞洲論壇現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