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濱海灣花園

新加坡濱海灣花園(Gardens by the Bay)由濱海南花園、濱海東花園和濱海中花園三個風格各異的水岸花園連接而成。該花園占地101公頃,位於濱海灣親水黃金位置,是整個濱海灣項目的組成部分之一。
濱海灣花園為新加坡下一步建設國際化城市戰略占有中心位置,是新加坡打造「花園中的城市」願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加坡政府希望通過此計劃將所在島嶼打造為綠草茵茵、樹木蔥蘢、花卉爭艷的「花園中的城市」。
濱海灣花園景點介紹
包括兩個玻璃生態區:「雲霧林」(占地0.8 公頃)和「花穹」(占地1.2 公頃)——冷室還原了熱帶山地地區涼爽潮濕的氣候和地中海及半乾旱、亞熱帶地區涼爽乾燥的氣候。這些地區都是世界上最受威脅的棲息地,許多植物物種面臨著人類活動造成的氣候變化和棲息地破壞的威脅。植物種植數量約8.7 萬柱,包括4百種品種類。
擎天大樹是高度介於25 至50 米的樹形結構。這些獨具一格的垂直花園通過垂直展示的熱帶攀緣植物、附生植物和蕨類植物,製造令人驚嘆的元素。
這18 個樹形結構的建築從熱帶雨林中的優勢樹種中汲取靈感。它們將成年樹的外形和功能相結合,不僅可支持植物的生長,還能通過具備環境可持續性的特徵模擬樹木的生態功能。擎天大樹的部分「樹冠」安裝了光伏電池,可吸收太陽能,供夜間照明,其他「樹冠」則與植物冷室系統相連,作為排氣口。
擎天大樹的「樹冠」白天可以遮陰。入夜,五彩燈光和投射多媒體將這座垂直花園打扮得妖嬈多姿。兩棵擎天大樹之間有空中步道相連,方便遊客從不同的角度欣賞濱海南花園的美景。
園藝展覽花園主要由「文化遺產花園」和「植物世界」兩部分組成,栩栩如生地展現了植物對人類和地球的重要價值。
文化遺產花園
文化遺產花園圍繞「植物與人類」的主題,通過四座花園反映了新加坡四大主要種族的歷史和文化及殖民時期所留下來的遺產。
– 印度花園:反映了早期印度移民的文化,從印度民俗文化「古拉姆」中汲取靈感,展示了以花卉為主題的圖案。
– 中華花園:帶領遊客一覽我們祖先創造的中華園林文化,它強調人與自然的關係,通過採用岩石、水景和精心修剪的樹木再現自然景觀,反映人與自然和諧的理念。
– 馬來花園:反映傳統「甘榜」(鄉村)內的生活,展示馬來族群日常使用的植物。
– 殖民地花園:展示各種商貿作物,包括被殖民者引入本地區的各種聞名遐邇的香料。
植物世界
植物世界圍繞「植物與地球」的主題,通過六座花園反映了地球上植物的生物多樣性。
– 樹的神秘生命:這個花園將探索樹的奧妙、樹的演化、樹的功能,以及樹在熱帶雨林中所扮演的角色。
– 棕櫚天地:這個花園能讓人了解熱帶棕櫚樹世界的豐富性與多樣性和棕櫚樹在生態環境中所占據的特殊位置。這裡將展現棕櫚樹的多功能用途。
– 地下世界的奧秘:這裡展示的是森林根區和地面層的植物,讓人了解到,在特定的環境如在低光照和土壤貧瘠下,植物是如何適應和生存,以及分解的整個過程。
– 花果的綺麗世界:講述花與果實的形成與用途、植物與花果的關係,以及雨林花果的培植。
– 植物探險園:這個花園講述地球不同生命階段的植物演化史,展示部分古代植物群。
– 生命之網:此花園強調的是熱帶雨林與動物的相互關係,包括熱帶雨林的關鍵物種和食物鏈。
蜻蜓湖和翠鳥湖
濱海南花園包括「蜻蜓湖」和「翠鳥湖」兩大湖泊系統,作為花園內集水的天然過濾系統。花園內的徑流匯入湖泊系統,由水生植物凈化後排入臨近的濱海灣蓄水池。經過天然處理的水源還可用於花園內建造的灌溉系統。濱海南花園的湖泊系統為魚類和蜻蜓提供了水生棲息地,有利於促進生物多樣性,展示了植物在生態系統健康功能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