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加坡採取「與冠病共存」的戰略,政府呼籲國人調整心態,不能對2019冠狀病毒感到恐懼而無所適從。然而,一些公眾仍質疑,既然要與冠病共存,為何需要收緊防疫措施?

新加坡政府跨部門抗疫工作小組兩名聯合主席,即財政部長黃循財和衛生部長王乙康,12日通過視頻解答國人對防疫措施的種種疑問。
我們需要接種疫苗追加劑,意味著疫苗有效期只有六個月?
王乙康說,公眾完成疫苗接種六個月後,不代表疫苗功效立刻消失,而是在六到九個月內慢慢地減少。因此,在這段期間,公眾可以接種第三劑疫苗。
身旁的黃循財問他是否施打了追加劑,他透露,本身打了追加劑;黃循財則在近期內接種第三劑疫苗。

無需恐懼冠病卻收緊防疫措施?
王乙康以過馬路和駕車作為比喻,指兩者都面對風險,但因為大家遵守交通規則,因此不會感到恐懼。
「我不怕過馬路,並不代表我可以隨時過馬路。如果我這麼做,那我應該感到恐懼。」
因此,他並不認為收緊防疫措施是前後不一致。他強調,只要意識到風險所在,並且遵守規矩,那麼大家就不用對冠病感到害怕。
為何收緊防疫措施針對未接種疫苗者?
黃循財說,未接種疫苗者所面對的風險較高,因此當局有必要採取行動來保護他們。
他解釋,新加坡目前有1.5%人口是還未接種疫苗的年長者,但他們卻占了加護病房患者或死亡病例的三分之二,所以問題很嚴重。
王乙康則補充,較年輕的未接種者也不能掉以輕心,數據顯示每100名40多歲的人當中,就有一人留在加護病房就醫,到了50多歲則有兩人在加護病房。
我未接種疫苗,能否前往購物商場內的醫療診所?
黃循財:當局會彈性處理,允許那些需要醫療服務的公眾進入商場,前往家庭診所或牙醫看診。
我未接種疫苗,能否攜帶孩子到購物商場內的託兒所?
黃循財:在新的安全管理措施下,12歲以下孩童獲准進入商場;至於那些未接種疫苗的看護者,當局也會彈性處理。
我未接種疫苗,能否度宅假?
黃循財:可以,但或許無法到酒店內的餐館用餐。
獨立的大型超市會否成為未接種疫苗者的聚集地?
黃循財坦言,未接種疫苗還是需要前往超市、巴剎等地方辦理日常事務,當局不能阻止他們。但他們也需要了解本身所面對的風險較高,因此需要採取額外防疫措施。

如何在咖啡店和熟食中心實施差異化防疫措施?
黃循財說,目前當局是依靠咖啡店業者協助,在政府方面,會派人突擊檢查,他強調每個人都需要儘自己的本分防疫。
如何避免在公共運輸內傳播病毒?
王乙康說,巴士、地鐵列車和飛機具有良好的通風系統,只要公眾不要摘下口罩交談,必定能安全地通勤。
差異化的收緊防疫措施如何保護年長者?
黃循財說,數據顯示,大多數確診患者最近曾到訪購物商場、熟食中心和咖啡店,因此才會採取最新的防疫措施。
為何不把抗原快速檢測儀分發給每名家庭成員?
王乙康解釋,這個做法並不實際,因為當局不知道每戶家庭有多少名成員。不過,如果公眾收到衛生部發來的通知,可以到派發機領取免費的檢測儀。
為何這麼急著向另外八個國家開放邊境?
王乙康解釋,並提出四個理由,包括國人需要出國留學、工作或旅遊,而且航空業是一個很大的領域,擁有20萬份工作。
他也提到,全球疫情和以往不同:「從前,新加坡病例較少的時候,其他國家的病例卻很多,因此實施嚴格的邊境管控措施是合理的;但現在新加坡的病例較多,而其他國家的情況正在趨向穩定,因此開放邊境並允許跨境旅遊是合理的。」
再者,新加坡作為一個小國,必須和世界保持連接來生存,以保障大家的未來。黃循財則補充,新加坡大部分所開放邊境的國家中,他們的傳染率其實比新加坡來得更低。
確診例不再每周倍增 王乙康:終鬆一口氣
衛生部長王乙康說,新加坡2019冠狀病毒確診例增速放緩,不再出現隔周就倍增的情況,顯示新加坡採取的穩定措施正在奏效,有助減緩病毒傳播。
王乙康在Facebook貼文說,他過去每個星期二都特別焦慮,因為周二公布的是星期一的確診病例,而這天的病例往往都會因為周末而出現激烈增長。
「不過好消息是今天沒有發生這個情況,這讓抗疫跨部門工作小組鬆了一口氣。」他在帖文中也特別附上過去幾周的病例增長圖,同時特別劃出了星期二的新增病例。

儘管如此,王乙康表示,他發現到目前還是有許多病患需要氧氣供應和在加護病房留醫,還有一些則是很不幸的離世了。
「我們將在下來幾天繼續密切監督情況,不過看來我們採取的穩定措施正有助緩和疫情的傳播浪潮,確診病例也不再每個星期倍增,這對我們的醫療系統和醫護人員來說是很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