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房的交易原則是所見即所得,也就是說,買家要接受已經存在的各種瑕疵,賣家不需要為此負責。
最近剛剛交房了一個建成五年的二手公寓,總結了一下發現的小問題,供大家參考。
1. 地板
主要是劃痕和裂紋,之前看房時就注意到了,搬空後發現比預想的還要嚴重些。
這個項目的地板質量較差,尤其是防水性能不好,前幾年可能看不出來,時間久了就會看到如下圖一樣的翹起:

基本上每個臥室的地板,都發現了這個的問題。我之後也看了很多間同一項目的其他單位,也都一樣。
2.烤箱和空調
大部分家電產品屋主是帶走的,比如冰箱電視洗衣機。一般會留下的就是和櫥櫃安裝在一起的烤箱以及空調。
烤箱在新加坡很容易壞,幾個月不用就會受潮。這間單位的原屋主基本沒怎麼用過烤箱,所以現在烤箱雖然能啟動,但是很快就會跳閘:

空調是新加坡生存必備,發展商當年提供的大金空調質量還是很不錯的,不過看起來原屋主平時維護的很不到位:

不影響使用,不過相信不少二手房的買家很難接受。
3. 廁所衛浴:
不多見,只能說這個項目配的陶瓷材料實在是太爛了:

我特地注意了下,食閣裡面公用的洗手盆十多年了也沒見過會變成這樣的。
不會漏水,裂紋只發生在表面的釉層中,但很影響心情。
4. 房間門
房間的木門是很容易損壞的。
臥室的門一般是脫皮,單純換門的話很難找到和門框一樣的配色。如果門框也脫皮開裂的話,一起換的價格不菲。
一般和發展商選用的材料有關,像這種貼皮太薄了:

廁所門由於還有受潮的問題,所以更嚴重。
5. 廚房台面
二手房的廚房台面很難像新房一樣沒有任何使用痕跡。
下圖可能看不太出來,不過這種類似塑料材質的台面,項目剛建成的時候看起來會不錯,但是時間久了自己就會泛黃,沒法和花崗岩,人造石的比:

6. Ziptrack
這間單位屋主已經給所有陽台都做好了ziptrack,買家算是賺到了。
不過底端有脫膠的狀況:

以上這些問題在二手交易中都是很難避免的,哪怕是這種剛滿五年的公寓。
我也不建議二手買家過於糾結這些細節,應該抓大放小,注重房子本身,比如位置,朝向,樓層這些本質屬性。至於上面的這些小問題,做到心裡有所準備就可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