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雞飼料價格上漲,烏俄戰爭加劇情況,受訪本地供應商表示大部分從馬來西亞進口的鮮雞近兩個多月起了高達60%,但體恤身為顧客的攤販也辛苦,選擇「自虧」僅起價20%批發給他們。
鮮雞進口商老闆馬瓊就接受《新明日報》訪問時說,大部分鮮雞從馬國進口,進口價從今年過年前到目前為止已起了約50%至60%。
他指出,早在俄烏戰爭前,物價已經有所上漲,隨著戰爭開打,更是加劇了情況,單是雞飼料就增加了一到兩倍,其他的原料和運輸費等也起價,導致雞肉價格飆漲。
他解釋,馬國政府給當地鮮雞津貼,但是出口到我國的鮮雞是沒有津貼的,價格自然高。「我們的顧客有的是攤販,他們也做得很辛苦,承受不了高批發價,我們只起20%賣給他們,連續幾個月虧本。」
除了鮮雞,由於冷凍雞供貨短缺,上個月底價格起了近100%。
在馬來西亞經營養雞場的其祥食品集團(新加坡)有限公司,平均每日為新加坡市場供應約4萬隻鮮雞,公司業務發展主任沈寶源受訪時說,他們的成本包括電費、汽油、人工、飼料,也起了有約40%。
他指出,活雞飼料主要成分有黃豆和玉米,俄羅斯出口到全世界的玉米和黃豆占30%,戰爭爆發後,俄羅斯被禁止出口,供貨短缺下,價格也節節攀升。「不過我們出售價還是比較保守,只起了20%,起價錢後的價格相差了有一元左右。」
記者走訪巴剎,當中金吉坊巴剎經營鮮雞攤的李永南(64歲)表示,農曆新年前,一隻老母雞的批發價約九元,而今要12元。他表示只是稍起了幾角不敢大幅度轉嫁消費者。另一名攤主陳水蓮(65歲)售賣冰凍雞肉,她說從今年二月開始起價,價格一直在上漲,最高時從每公斤3元多起到6元多。
公眾丁女士(60歲,退休)無奈說,如今雞肉價格漲幅很高,所以購買得比以往少,每種肉類都在漲價,改吃多些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