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27日訊)最新數據顯示,過去21個月,愛吃海鮮的國人一共吃掉16公噸的大閘蟹,農糧局呼籲,應適量食用大閘蟹。
又到品嘗大閘蟹的季節,根據農糧局數據,前年主要從中國、香港日本等進口大閘蟹,進口量為27公噸。去年同樣主要從三個國家進口14公噸。

農糧局指出,今年首9個月主要從日本、香港和印尼進口兩公噸大閘蟹。(AVA提供)
今年首9個月則主要從日本、香港和印尼進口了兩公噸。換言之,從去年至今年9月,國人共吃掉多達16公噸大閘蟹。
海鮮業者指出,每年到了秋天季節,大閘蟹的需求量增加,這兩年也特地從荷蘭進口大閘蟹。
高鮮蟹業海鮮批發中心發言人說,他們的大閘蟹主要是從荷蘭進口,與去年相同,今年沒有選擇從中國進口大閘蟹。
前年11月,香港驗出太湖兩個養殖場的大閘蟹含有致癌物二惡英超標,之後中國一度限制出口到各地。目前,本地可以進口中國大閘蟹,不過必須獲得農糧局的進口執照。
記者向多家酒樓和餐館了解,依照大閘蟹的重量不同,目前一隻的價格介於8元至42元(24至126令吉)。以250克的大閘蟹為例,價格介於30多元到40多元(90至120令吉)不等。
農糧局透露,如同任何其他從自然環境捕獲的食品一樣,大閘蟹可能會受到環境污染,含有化學毒物二惡英和多氯聯苯等有害物質,因此提醒公眾,應該適量食用大閘蟹,並向有信譽的業者購買。
農糧局也補充,只有獲得當局頒發執照的進口商才能進口大閘蟹,消費者應避免從網上購買。
進口中國大閘蟹觀察市場反應
有餐館業者坦言擔心人民還無法接受從中國進口的大閘蟹,至今只取幾十斤「試水溫」。
一名專賣大閘蟹的業者指出,據他所知,很多國人還是有所顧忌。
「但其實很多人不知道,我們從中國進口都已經經過農糧局批准。」
他說,以防萬一,他目前只從中國進口幾十斤大閘蟹,觀察市場反應。
選購和烹煮大閘蟹貼士:
選購鮮活大閘蟹,外殼應該是完整並帶有光澤的,且沒有惡臭味。
購買後應儘快烹煮食用。若不是立即烹煮或食用,應儲藏在冰箱內。
清洗大閘蟹時,使用刷子和清水將蟹殼、蟹腳、鉗子和蟹毛上的泥巴刷洗乾淨。
為了飲食安全,應徹底煮熟大閘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