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在coindesk共識大會上表示,MAS從未禁止區塊鏈技術或虛擬貨幣本身。過去幾個月,中國公民在新加坡建立了1000多個組織。
這一現象源於2017年9月4日,中國人民銀行在官網發布《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全面叫停ICO,當時正在中國呈指數級增長的ICO市場,應聲而止。
而相對於全面叫停的中國來說,相反,新加坡對區塊鏈持開放的政策,並且以區塊鏈技術作為國家發展目標,從而成為國內的區塊鏈項目蜂擁而去的緣由。新加坡成為了風靡之地的原因是什麼?
答案是:政府的政策扶持。新加坡在對於區塊鏈證券金融創新監管政策的開放程度遠超亞洲其他國家。

2017年9月,新加坡通過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推出一系列計劃來支持金融技術行業。該項目是中央銀行與區塊鏈聯盟R3的合作,它專注於開發區塊鏈試點,以促進跨境支付。新加坡政府還與IBM合作建立區塊鏈技術創新中心,並且出資支持區塊鏈記錄系統項目,重力打造為期5年的2.25億美元金融科技投資計劃。
此外,新加坡也是繼英國之後第二個落地金融科技企業沙盒監管的國家。新加坡政府不僅在政策上予以扶持,還規定區塊鏈基金會可由新加坡會計與企業發展局(ACRA)登記管理獲得合法發行項目,這也是為什麼要註冊新加坡基金會的原因之一。

新加坡非盈利公眾基金會目前廣受區塊鏈ICO虛擬幣行業人士的青睞,加上新加坡是亞洲區塊鏈的中心、離我國地緣相近,同時政府對ICO有明確監管態度,是國際區塊鏈基金會註冊最佳落戶地區。
新加坡是整個亞洲區塊鏈中心,政府大力支持區塊鏈技術,為區塊鏈公司提供很好的技術研發發展和交流的環境。
區塊鏈國際基金會基本都是以新加坡的PUBLICCOMPANY LIMITED BY GUARANTEE(公眾擔保有限公司)註冊成立,其靈活的運作模式,相比其他地區,成立新加坡基金會既可以在當地運營業務,也可以用於操作離岸業務,方便進行資本運作;此外新加坡政府對註冊新加坡基金會有著嚴格的審批制度,可以顯著提高在新加坡成立的區塊鏈公司受到的國際認可度。

新加坡將發展區塊鏈作為國家發展目標,對資本市場和流動性協助,方便區塊鏈企業更容易發布區塊鏈項目和募集資金;因而當前,越來越多的項目湧入新加坡,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投資機構也進入新加坡。同時,圍繞區塊鏈項目的一整套金融服務體系正在快速形成。
目前,國內的知名區塊鏈項目如量子鏈、唯鏈、溯源鏈等以及交易所OKcoin等都在新加坡註冊了基金會;同時,知名投資機構了得資本在新加坡設立了分支機構,節點資本更是計劃將總部搬至新加坡且已經完成公司的註冊,此外,分布式資本體系也有一個投資機構在新加坡,名叫BlockAsset。

主要的萊特幣基金會、比原鏈基金會、BITFID基金會均在新加坡落地,火幣,比特大陸等也覆蓋了新加坡主要區塊鏈公司。
在全球,美國矽谷、瑞士、德國、日本、韓國等地區的區塊鏈發展比較迅速,但新加坡所具有的一些優勢似乎正在幫助它超越著其他地方。
在新加坡註冊基金會流程簡單,不需要人到新加坡,只要在線提交姓名、手機號等相關資料就能辦理,註冊門檻低,註冊資本只要1新元,合人民幣大約4.5元,然後再交上幾萬到十幾萬不等的人民幣,等上大概兩周時間,專業機構就可以幫助解決並辦理好註冊和項目合規的所有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