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經濟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新加坡再次展現出其作為國際商業中心的魅力。
2024年10月15日,新加坡國會通過了《跨國企業最低稅法案》和《所得稅修正法案》,為跨國企業打開了全新的投資大門。

(圖源MOF)
無論是計劃擴展業務的全球巨頭,還是充滿活力的初創公司,這兩項法案都將對企業的稅務策略產生深遠影響。
隨著新政策的實施,企業將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那麼,這些法案究竟將如何影響您的稅務策略呢?
《跨國企業最低稅法案》
新加坡作為全球金融中心和跨國企業的樞紐,面臨著稅基侵蝕和利潤轉移的挑戰。為應對這一問題,新加坡引入最低稅制度,確保跨國企業在其境內的稅務負擔不低於全球標準。
國內補足稅(DTT) 針對全球年收入超過7億5000萬歐元(約10億8670萬新元)的跨國企業,若其在新加坡的有效稅率低於15%,則需要補繳相應稅款,以確保達到最低稅負標準。

(圖源網絡) 跨國企業補足稅(MTT)
針對在其他國家的有效稅率低於15%的跨國企業,新加坡將根據不足部分進行補足,確保其在新加坡的整體稅務支出至少達到15%。
這一措施意在避免企業通過低稅率國家轉移利潤,從而保證稅收的公平性與可持續性。
實施細則
企業需在每個財政年度結束後60天內提交相關申報,以便稅務局評估其是否符合最低稅標準。稅務局將建立透明的審核機制,以確保合規性,並對違反規定的企業採取相應的法律措施。
《所得稅修正法案》
為了增強新加坡的投資吸引力,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稅收優惠措施,以刺激新經濟領域的發展和傳統行業的轉型。 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引入了可退還投資稅收抵免(Refundable Investment Credit,簡稱RIC)計劃。
企業在新加坡進行新投資時,可享受最高20%的投資稅收抵免。若稅收抵免超過應繳稅款,超出部分將以現金形式退還,旨在降低企業的資金壓力,激勵投資。
美國、德國和日本均已設立專門資金支持半導體行業的投資。儘管新加坡無法匹敵這些大國的財政資源,但通過RIC,可以吸引並支持在新加坡進行高價值經濟活動的企業。

(圖源網絡)
RIC支持哪些活動
RIC將通過稅收體系提供支持,幫助企業抵扣在本地的投資支出,包括資本投資、研發和物流費用。這種機制對初創企業尤為重要,因為它們在成長初期往往尚未盈利。該計劃支持的活動包括但不限於:
新生產能力投資:如建設新的製造工廠,提升生產能力。
數字服務擴展:擴大或建立數字服務的活動範圍,推動技術創新。
總部活動建立:吸引跨國公司在新加坡設立或擴展其總部。
商品貿易公司活動:支持商品貿易公司的設立與擴展。
研發與創新:鼓勵新創新和研發活動,以推動技術進步。
綠色轉型:支持與環境可持續發展相關的項目與活動。
同時,英蘭妮部長在國會辯論時強調,可退還投資稅收抵免的額度將與企業對新加坡經濟貢獻的大小和質量相稱。具體來說,投資越多或投資質量越高的公司,將可獲得越多的稅收抵免。

(圖源網絡)
RIC的運作機制
對於每個符合條件的支出類別,公司最多可以獲得50%的支持。公司有資格獲得的RIC總金額將由經濟發展局(EDB)或企業發展局(EnterpriseSG)決定。這一過程的合格期限最長可達10年。
符合條件的支出類別可能包括:
資本支出(例如建築、土木及結構工程、廠房及機械、軟體);
人力成本;
培訓費用;
專業費用;
無形資產成本;
在新加坡外包的工作費用;
材料和消耗品;
運費及物流費用。
也就是說,可退還投資稅收抵免允許企業在新加坡進行高價值和實質性經濟活動的新投資時,抵免應繳的公司稅。未使用的部分將在企業滿足條件後的4年內以現金形式退還給企業。
此外有關RIC的更多信息將於2024年第三季度在經濟發展局和新加坡企業發展局的網站上發布。
中國企業為什麼去新加坡?
新加坡最近通過的《跨國企業最低稅法案》和《所得稅修正法案》為中國企業出海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作為全球金融中心,新加坡不僅擁有穩定的政治環境和透明的法律體系,還積極推出稅收優惠政策,吸引國際投資。
《跨國企業最低稅法案》確保在新加坡運營的企業能夠享受與國際標準一致的稅務環境。與此同時,可退還投資稅收抵免(RIC)計劃為企業提供高達20%的投資稅收抵免,甚至可以將超出部分以現金形式退還,這無疑大大降低了資金壓力。
通過在新加坡投資,中國企業不僅能夠獲得稅收優惠,還能藉助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和發達的基礎設施,快速進入東南亞市場。
近期,眾多國際企業紛紛選擇在新加坡擴大投資。如亞馬遜雲科技(AWS)宣布將在新加坡投資超過10億新元擴建數據中心,阿斯利康(AstraZeneca)則計劃在新加坡增設研發設施,進一步證明了這個市場的巨大潛力。

(圖源網絡)
根據新加坡經濟發展局(EDB)的最新數據,2024年上半年,新加坡吸引了54億新元的固定資產投資,預計全年投資額將在80億至100億新元之間。這一數據反映了儘管全球經濟面臨不確定性,投資者對新加坡的信心依然強勁。
通過在新加坡投資,中國企業可以藉助其作為全球供應鏈的重要節點,提升品牌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同時,新加坡政府承諾的透明稅務環境,將為企業的長期發展保駕護航。
結語
新加坡國會通過的《跨國企業最低稅法案》和《所得稅修正法案》,不僅為跨國企業提供了明確的稅務框架,也強化了新加坡作為全球商業和金融中心的地位。隨著新政策的實施,預期將為新加坡的經濟增長注入新的動力,並推動更高水平的國際投資與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