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人工智慧從業員要增兩倍 專家:人才和想法是關鍵

示意圖。(圖:iStock)
業界人士表示,新加坡要在未來三到五年內,把人工智慧從業員增加兩倍以上的目標是能夠實現的,但關鍵不在於人數,而是擁有豐富專業知識的人才,並能在業界、學術界和起步公司之間構建聯繫。
新加坡國立大學電腦系副教授Kan Min Yen告訴新傳媒英文新聞網站CNA,在未來三到五年把人工智慧專才隊伍增至1萬5000人只是個起點,而這人數也正好起到「群聚效應」(critical mass),利於創新。
但,他認為,這個領域要蓬勃發展,還需要深厚的專業知識和跨界的相互聯繫,這包括:業界、學術界和起步公司。
而且,亞太區正朝往這個方向發展。但,缺乏人才。
國際數據公司IDC在八月份進行的調查顯示,亞太區有35%的公司沒有能力評估生成式人工智慧能對業務帶來什麼樣的發展,主要原因是缺乏相關技能。
在新加坡,這個比率則相對低,只有22%。
儘管如此,科技人才平台Nodeflair聯合創始人Adrian Goh提醒,同樣在積極拉攏人才的其他國家會以「成本效益」為號召。
根據Nodeflair最近的一份報告,以首席軟體工程師的薪資中位數為例,新加坡是亞洲七個經濟體中最高的,為6600新元。相比之下,馬來西亞為2400新元,越南則是2100新元。
國際數據公司IDC指出,要讓人工智慧真正發揮作用,除了技能,其實還包括:基礎設施、策略、數據、文化、治理和監管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