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政府調高企業稅可能性不大 企業盼政府推出稅務優惠

示意圖。(圖:iStock)
受訪的稅務專家認為,政府不大可能在新財政年大幅度調整所得稅或企業稅,並表示希望政府可以提供更多稅務優惠來吸引外資,打造更親商的環境。
專家也提議政府加大力度,推動智慧財產權和綠色金融,以進一步鞏固新加坡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我國採用累進式稅制,讓較富裕人士繳更高的稅,較低收入群體繳較少的稅。政府前幾年宣布調高最高個人所得稅和產業稅,因此受訪專家認為,當局不大可能在新財政年大幅度調整這兩種稅務。
我國目前的企業稅為17%。專家指出,企業面臨地緣政治緊張、通貨膨脹導致成本上漲等多重壓力,因此政府應該不會在這個時候調高企業稅,增加企業的負擔。
此外,我國計劃從明年起實施第二代反稅收基礎侵蝕和盈利轉移(BEPS 2.0)的第二支柱,這可能成為我國吸引新投資的障礙。安永會計師事務所稅務服務合伙人吳小慧說,企業希望政府能提供相關的稅務優惠。
吳小慧表示:「經合組織已經出台BEPS 2.0的全球最低稅的新規則。大規模的跨國企業需要考慮到在他們所運營的國家,是不是已經繳納至少15%的有效稅率。如果在這個國家裡面,他們繳的這個稅務是低於15%的話。可能就會有補足稅top up tax的問題。新加坡的某些大規模的跨國企業也需要探討這個問題。我們建國以來,稅務優惠這一塊是推動經濟的一個核心,稅務優惠可能就需要轉型,看一下如何可以在這個轉型的當中,符合支柱二的要求。可能可以看有沒有一些合規的可退還退收抵免等一些不一樣的稅務優惠政策,可不可以抵沖一下這個支柱二對於這些跨國大規模企業的一些衝擊。」
另一方面,在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負責信息技術、媒體和電信業稅務事務的合伙人馬克艾蒂認為,政府可以為企業提供針對性援助,尤其是在數碼化、自動化、可持續發展方面,提供稅務優惠,來抵消業者的部分投資成本。
他也建議政府針對智慧財產權推出優惠措施。
馬克艾蒂說,如果企業在本地發明和管理專利,就能為我國帶來許多經濟價值,因為跨國公司會把很多盈利分配到我國,並在這裡繳稅。我國目前的專利體系具有吸引力,但還是可以進行一些調整,包括擴大可獲得稅收攤銷的專利範圍和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