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失業率連連高升,原因竟然是……

2018年05月21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最近經濟形勢遇冷,難逃全球經濟低迷的大漩渦,隨之接踵而來的就是那飆升的失業率!!!

儘管新加坡有著約6萬多的職位提供,但依舊難逃高失業率的噩夢.....

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些怪現象?

對於這樣不太樂觀的失業危機局勢,新加坡人力部長林瑞生說道,新加坡國正在經歷的經濟轉型同過去不同,這次面對更多結構性因素,失業率可能進一步上升,但他有信心,新加坡能轉型成功!

再來看看,人力專家Toh Yong Chuan對現今高失業率的看法~

專家認為現今新加坡的失業情況,可以分為3種類型來分析:

1

摩擦性失業

當人們換工作時,就會發生這種情況,所以他認為這並不是1個大問題,因為不管經濟狀況如何,總是有人會換工作。

對於專業術語小編還是請教了一下度娘~

摩擦性失業

是指因季節性或技術性原因而引起的失業,即由於經濟在調整過程中,或者由於資源配置比例失調等原因,使一些人需要在不同的工作中轉移,使一些人等待轉業而產生的失業現象。

2

商業周期性導致的失業

這也是專家最擔心的一種失業類型,就拿石油和天然氣部門來說,這兩個部門占新加坡國內生產總值的5%左右,而新加坡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貿易和煉油中心之一。

大約3,5年前,當油價徘徊在每桶100美元的時候,這個行業正在蓬勃發展,工人們正在享受著豐厚的獎金。

但現在,由於石油價格下跌至每桶50美元左右,該行業的工人正在被解僱失業中...... 但石油和天然氣行業受到打擊,整體經濟仍在增長,新加坡去年的GDP增長了2%,單靠周期性失業,無法解釋失業率的攀升。

3

結構性失業

這種情況發生在工人因為經濟和不可逆轉的變化情況下,導致他們流離失所而產生的,如果工人不能適應經濟轉型的就業機會,結構性失業就會生根。

度娘這樣解釋道~

結構性失業

指經濟產業的每次變動都要求勞動力供應能迅速適應變動,但勞動力市場的結構特徵卻與社會對勞動力需求不吻合,由此而導致的失業被稱為「結構性失業」。

結構性失業,主要是由於經濟結構(包括產業結構、產品結構、地區結構等)發生了變化,現有勞動力的知識、技能、觀念、區域分布等不適應這種變化,與市場需求不匹配而引發的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