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第一高樓花落丹戎巴葛,也不是偶然的。這個區域長期都是全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前總理李光耀先生,是駐守丹戎巴葛選區長達半個世紀之久的資深議員;早期的物流中心駁船碼頭一帶曾經商行林立,熱火朝天;丹戎巴葛地區的文化意味無可比擬,1932年建成、暫時閒置的馬來西亞火車站;別具一格的紅點設計博物館……,區內還有諸多被列為保留建築的戰前店屋,區位優勢無可比擬。
小編點評:一套1億新元的公寓,小編也就差一點點就可以住進去了,也就差那後面的8個0吧~

國際直通車

美台軍艦互訪?美前高官:
不值得!只會增加衝突可能性
台媒稱,美國前亞太事務副助理國務卿柯慶生25日指出,美軍艦停靠台灣沒有任何軍事好處,反而增加危機與衝突的可能性,「因此它不值得」。

據台灣聯合新聞網6月26日報道,華府智庫「史汀生中心」25日舉行海峽兩岸情勢論壇,曾在小布希任內擔任亞太副助理國務卿的柯慶生直接表示「我反對這件事」。
報道稱,關於國防授權法案提出要評估美台軍艦互訪可能性、美軍參與台灣軍演等,柯慶生直說,不明白為何美軍艦要訪問台灣港口。
小編點評:美軍艦停靠台灣港口並未帶來任何軍事方面的好處,甚至可能增加危機與衝突的可能性,因此這不值得;這純粹是象徵性,但幾乎確定會導致中國大陸的負面反應,對台灣而言更糟,而非更好。


銅價走低,全球都擔心
貿易戰對金屬的影響
隨著美國和中國之間的緊張關係持續令投資者情緒不穩,銅價跌至近3個月最低點。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6月25日報道,美國紐約商品交易所COMEX分部25日數據顯示,6月交割的合同價格下跌1.3%,結算價為每磅2.992美元,創下3月27日以來最低紀錄。銅價已經較本月早些時候的峰值下跌約10%。
美國智慧樹投資公司研究主管尼特什·沙阿表示,「全球都擔心貿易戰對金屬的影響」,「過去兩周,人們一直認為貿易戰會對工業金屬產生負面影響」。

報道稱,美中兩國都準備向對方數百億美元商品徵收關稅。預計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還將在本周晚些時候宣布限制中國對美國科技公司的投資。
貿易商斷定,這將使協商化解關稅問題的可能性變得更加渺茫,從而很可能妨礙全球增長,抑制工業金屬例如銅的需求量。中國消耗的銅約占全球總量的一半。
沙阿表示,他認為,爭端的雙邊性質可能導致長期的不利影響變得有限。他說,全球供應鏈因貿易戰受到干擾,可能最終推高金屬價格。
報道稱,銅貿易商正在關注智利國家銅業公司控制的兩個銅礦的勞工談判情況,最終結果可能影響供應,儘管對價格的推動作用有限。
小編點評:短期來看,美元走強也使得貿易商對銅失去興趣。對貿易商來說,近幾個月來的美元上漲導致以美元計價的大宗商品例如銅更加昂貴。


現實版「魯濱遜」日本裸體隱士
獨居荒島30年被強行帶迴文明社會
一人在荒島上生活了近30年,堪稱現代版「魯濱遜漂流記」。
據澳大利亞媒體報道,日本一名82歲老人宮本長崎(Masafumi Nagasaki)孤身一人在荒島上生活了近30年。如今,他被政府部門強行帶迴文明社會。
宮本長崎從1989年到達日本沖繩縣西南部一個名為索托巴納里(Sotobanari)的荒島上,這個島是日本少數無人居住的地方之一,據當地人說,即使是漁民也很少到這裡。
赤身裸體,沒有食物、沒有電話、沒有打火機、沒有飲用水,宮本長崎一個人對抗颱風和蚊蟲。直到2012年宮本長崎才被一名旅行者發現,因為衣服被颱風吹走,宮本長崎也被稱為「裸體隱士」。
宮本長崎有個夢想就是死在島上,這裡已經成了他的家。
「找到一個地方死亡是件很重要的事情。」宮本長崎曾對採訪他的路透社記者這樣說道。
「在我看來,選擇死亡的地點很重要的,無論是在醫院裡,還是在家裡,但是死在這裡,被大自然包圍——你就是無法戰勝它,對吧?「

宮本長崎不喜歡談論自己的過去。對於為何選擇獨自一人來到這座荒島?宮本長崎稱他以前在大阪的一家工廠工作,一名同事告訴他這個神秘的群島,從那時起他就夢想逃離文明社會。有一次,他在飛機上看到大海被污染的情景讓他「震驚」,於是這名「沒有野外經驗的城市人」收拾好行囊,來到了這裡,最初,他計劃在這裡待幾年,但一待就是將近30年。
「在文明社會,人們把我當成白痴,讓我覺得自己像個傻瓜。在這個島上,我不想那樣。」宮本說道。
「在這個島上,我不要別人告訴我該做什麼,我只是遵循自然法則。」
小編點評:但宮本逍遙的生活也要告一段落。儘管宮本長崎不願意離開這座荒島,當地政府還是強行將患流感的他從島上帶走。他被安置在距離索托巴納里島60公里的石垣市的一家養老院,並拒絕讓他再回島上。

一周雜談

印度英語「逆襲」英國
英高中開設印度英語課
新加坡英語成「黏合劑」
英國漢普郡的一所高中朴次茅斯學院今年開設了印度英語課,成為英國首家開設印度英語課的中學。學校稱,學習印度英語能讓學生們在英國脫歐後的就業市場上取得先機。印度英語「逆襲」英國,看起來滑稽卻真實地反映了外國英語勢不可擋的威力。目前,全世界約8.4億人使用英語,其中,3.35億人以英語為母語,5.05億人為第二語言。 大多數英語使用者講的並非「母語」,意味著他們的英語口音可能是帶著各自文化印記的「國際英語」。英國智庫「德莫斯」曾發布報告,號召英國對其他國家的英語持更開放的態度,這樣才能保持英語在全球的影響力。
據英國《泰晤士報》報道,作為現代商業、語言和文化課程的一部分,朴次茅斯學院目前已有18名學生註冊了印度英語課程。該中學表示,印度是世界第七大經濟體,發展速度非常快。印度英語是印度的首選商業語言,並迅速在政治領域取得進展。 英國外交官赴印度任職之前都需要熟悉這門語言。學習印度英語能為學生們將來去印度公司或與印度進行貿易的公司工作做好準備。
印度英語是英語和印度語的混合物。 從17世紀開始,歐亞大陸就有人講印度英語。根據《柯林斯英語詞典》,不少常用英語單詞都受到了印度英語的影響,例如單詞shampoo(洗髮香波),這個詞原來是印度語,意思是按摩或揉捏。寶萊塢在推廣印度英語上發揮了重要作用。一些寶萊塢電影在片名中就直接使用印度英語。比如,Ek Tha Tiger(從前有隻虎),Love Aaj Kal(愛在今天與明天),Shaadi Ke Side Effects(婚姻的副作用)。
為了分享印度市場的蛋糕,很多跨國科技公司紛紛進行與印度英語相關功能的研發。亞馬遜的智能音箱Echo 去年在印度出售,內置的智能語音助手會用印度英語跟用戶對話。它可以模仿印度英語的語調、語法,還知道一些英語單詞在印度英語中的特殊用法,比如在說臥室時,它不會說美國人常用的 「living room」,而是說 「drawing room」。點餐時,它還會把印度英語中的孜然(jeera)、薑黃(haldi)、麵粉(atta)等詞語加到菜單中。蘋果公司在iPhone 8 和iPhone X 的鍵盤系統里添加了印度英語輸入法。Google 也在它的社交應用Allo 里添加了會說印度英語的智能語音助手。
「I don』t friend you lah。」《環球時報》記者初聽兩個新加坡小朋友這樣拌嘴時,有些丈二和尚摸不到頭腦。其實這就是典型的新加坡英語。單詞結尾處的語助詞「lah」(據說來自馬來語)是新式英語中最重要的單詞,表示肯定。若以新式英語說「I love you lah」,能體現濃烈的感情,但以標準英語說「I love you」,味道就遜色許多。
新加坡人使用的英語,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在正式場合所使用的標準英語;一類是非正式場合所用的口語化英語,或者說新式英語。新加坡式英語的詞彙借鑑了馬來語、閩南語、粵語以及印度南部的泰米爾語等。當你在新加坡要問別人吃飯了沒,是說「You eat already?」 不,你通常應該問:「Have you makan already?」為什會跑出一個「makan」呢? 「makan」是馬來語「吃飯」的意思。「倒車」一詞英語裡說「reverse」,而新式英語裡用「gostan」,來源於航海術語「to go astern」,意思是「後退」,現在,新加坡人如果想讓計程車司機掉頭,依舊會說「gostan」。

「頭疼!」在新加坡工作的美國人魯本提到新式英語,一個勁地對《環球時報》記者搖頭。已經在新加坡生活多年的他表示,新加坡普通老百姓的英語說慢點還行,稍快點完全聽不懂,「請對方重複是我通常的做法」。
對於新式英語,新加坡人的態度可以說「又愛又恨」。已故新加坡領導人李光耀曾在一次公開演說中呼籲,新加坡若想成為一個在國際事務中具有影響力的國家,就必須廢除不倫不類的新式英語,倡導使用標準英語。從1999年開始,新加坡積極推動「說好英語運動」,希望誘導大眾尤其是學生說標準、正確的英語。新加坡很多報刊對新式英語展開嚴厲批判。一些英美留學歸國的精英在報紙上發文,認為新加坡英語教學品質不斷下降,都是因為新式英語作怪。
但這種由上而下的批判,卻導致草根文化的反彈,尤其是使用新式英語的特殊性來創作的文藝界人士,他們認為新式英語能貼近人民情感。新加坡詩人馮啟明認為,沒有新加坡英語,本土詩歌和戲劇中的人物對話就缺少了神韻。著有5本新式英語書籍的新加坡作家杜白秋說,新加坡式英語是新加坡人的「黏合劑」。《說新式英語》一書的作者魏俐瑞在《紐約時報》撰文稱,這種古怪而抑揚頓挫的混合語,看上去可能像島上四種官方語言的窮親戚,但官方數年的打壓卻讓它興盛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