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食品為什麼這麼安全?
新加坡90%依靠進口
卻能保證島民吃到肚子裡
是99%的安全
怎麼做到的?

01
要求高
想進小島島民的肚子裡
必須符合進口標準
也要遵循檢驗和驗證的制度
2006年開始,新加坡
幾乎所有食品的安全標準
都和國際食品法典委員直接對標
說白了,從源頭保證安全
新加坡也是東南亞國家
第一個採用ISO22000
食品安全管理系統認證體系的國家
海鮮產品只能用冰塊保鮮
絕對不能用化學防腐劑
運輸設備和時間都有要求!

02
檢查嚴
之前說了,從源頭把關
有多源頭?
從生產食品的農場
然後是加工廠
從生產地開始就要符合本地標準
很多時候在食品裝箱
上飛機上船來新加坡之前
農糧局就派人去檢查了
資料審查也相當嚴格
進口食品也需要明示成分
而且要使用英文
so大家發現了嗎?
新加坡包裝上經常有個貼紙
上面是成分表

03
罰的重!
抽查不合格
整批都要召回和銷毀
據說在新加坡每年
要銷毀上千噸不合格進口食品
而且企業視違規情況
面臨高額罰款和警告
光是非法進口食品罪成
就將面對兩年監禁
或罰款最高5萬元
而且,一旦企業有「前科」就被盯上
重點嚴查!次次抽查都被cue~
想再犯都沒機會

怪不得,新加坡喜提
全球食品安全第一名!
最後,椰子聽說新加坡政府
每年在食品安全的檢查等方面
投入約 10億新幣!
(約50億元人民幣)
各位納稅人你們說
這錢花的,值不值得?
應不應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