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國內高凈值人士的要求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在香港之外發現了一個保險投資新大陸——新加坡。高凈值群體選擇專程坐飛機去新加坡購買保險理財產品也成為了見怪不怪的事情。那麼,新加坡保險和香港保險究竟哪個更好呢?

在談到兩地保險區別之前,我們先簡單介紹下兩地都具有的保險優勢:
1. 財務狀況穩定、歷史悠久、有高素質的代理人,制度非常完善;
2. 對高凈值人士來說,兩地的服務方式都很新穎,產品附加價值較大;
3. 保險產品都很先進,都會很快根據市場的需求進行調整;
4. 兩地都有客戶喜歡的全球保險行業巨頭:美國友邦AIA、法國安盛AXA、英國保誠Prudential等。

新加坡保險與香港保險的區別
1. 地理位置
香港由於距離內地更近,相對地理優勢比較明顯,尤其周邊城市可以選擇坐高鐵或者大巴車,新加坡需要坐飛機。以下飛行時長供參考:深圳—新加坡約4小時,上海—新加坡約5小時,北京—新加坡約6小時。
2. 監管力度
新加坡保險受越來越多人關注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新加坡金融監管局對金融產品監管十分嚴格,定期抽查,各種明察暗訪。香港保險公司同樣也會接受相關機構的監督管理,2017年6月26日起,香港保險業監管局正式取代香港保險業監理處規範管理保險公司,香港保監局是獨立於政府的新保險業監管機構目標是確保保險業的規管架構與時並進,促進保險業的穩健發展。
3. 信息披露
新加坡金融監管局要求保險公司必須在保單計劃書(BI)中披露各項費用(包括銷售費用)的收費情況,每份保單的運營成本及過去三年公司基金的投資回報率及管理費都是要向大眾公布的,投保人清晰地知道投保成本。香港的保險公司同樣是資金雄厚,而且有足夠償付儲備的世界級金融機構。根據香港GN16的指引,香港的保險公司必須在網站上公布過往5年內所有產品預期分紅實現率,可以幫客戶更直觀地了解一家保險公司實現預期回報的能力。

4. 產品方面
大病類保單在早期類保障方面,新加坡與香港同樣各具優勢。很多新加坡保險公司已經支持100%早期疾病賠付;香港的重疾險保單也普遍覆蓋輕疾和個別兒童疾病,而且對於早期出現的重疾症狀也會做出賠償。另外,在儲蓄分紅保單方面,香港保單會將很高的預期回報率寫在建議書里,長期利益演示跟新加坡的相比看起來回報更高,但這種做法新加坡的金管局是不允許的,新幣最高的預期回報率只能放4.75%,這一點也可以看出兩地監管力度的區別。
5. 貨幣方面
新加坡購買保險產品,除美元外還可以選擇以新加坡幣投保。新幣價值常年穩定,波動不大,從而在新加坡購買保險產品可以實現多方面對沖貨幣風險的目的。香港購買保險產品,可以選擇港幣保單、美元保單或人民幣保單,1983年將港幣與美金掛鉤,實行聯繫匯率制度,兩種貨幣之間的匯率保持相對地穩定,可以實現更好的資產配置。
6. 長期局勢
新加坡是獨立主權國家,也是世界聞名的法治社會,信用體系成熟,是全亞洲唯一一個主權信用評級達到AAA級的國家,金融領域健全嚴厲,內地客戶同樣受新加坡法律保護,一視同仁。香港作為全球三大金融中心之一,保險業的發達程度自然非常成熟,香港背靠內地,連接全球,也是全球高凈值資產人士保障財產安全的重要選擇地。
7. 銷售形式
新加坡保險業多數採用獨立顧問式銷售模式,同時新加坡政府對本地從業者要求嚴格,從業者必須持有大專以上學歷,通過至少4門相關知識考試,以及政府對其背景調查後,才可以正式入職。香港保險業在香港屬於金融服務性行業,同樣離不開專業人員的服務,這方面是主分為agent和broker,都會為全球客戶提供全方面的服務。
總之,新加坡和香港同為亞洲四小龍,相互之間的比較從未停止過。究竟哪家的保險產品更具優勢,可能到最後也不會有一個明確的答案。但是對於越來越多的中高凈值人群來說,國際化正在潛移默化地影響他們的日常生活,在國際化的生活之下,多幣種配置恰好也是最佳的資產保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