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客家精英手機報)
在中國近代史上,「下南洋」是一場持續多年蔚然壯觀的移民潮,與史上的「闖關東」「走西口」並稱。在那個年代,很多客家人迫於生計,遠下南洋務工淘金,及至紮根南洋。

遷徙過去後,勤勞的華人往往成為當地經濟開發的主力軍。他們在改變所在國的經濟狀況的同時,很多人也徹底改變了自己與家族的命運。在他們及其後代中間,先後出現了數以百計的富豪,後來甚至出現了很多政治明星。
新加坡:李光耀家族
1862年,廣東省大埔縣唐溪村,一個名叫李沐文的16歲少年決定和幾名族人一起遠行打工,他們此行的目的地是星洲(新加坡舊稱)——一個他從未涉足、遠在千里之外的東南亞島國。李沐文到新加坡後,英文名為Lee Bok Boon。在1870年前後,他和當地的一名華裔姑娘蕭喚娘結婚。蕭喚娘是一個店主的女兒,她算得上是第二代華人,在新加坡出生。

1871年,李沐文的兒子李雲龍在新加坡出生,最後在當地的萊佛士書院念到初中,後來擔任一艘輪船的事務長。船務公司的東主,正是華裔百萬富翁、爪哇糖王黃仲涵。得到黃信任的他被委任專門處理新加坡方面的業務。

李氏家族到他這一代也越來越有錢。李雲龍甚至曾經在萊佛士坊(新加坡最大的金融區)兩家第一流的百貨公司——羅敏申和然利直——為兒子李進坤開了個沒有限額的戶頭。李進坤可以隨心所欲地購買自己喜歡的西裝和其它東西,掛帳就行了。

1923年9月16日,在新加坡甘榜爪哇路92號,毗鄰武吉知馬河的兩層高的大浮腳樓里,李進坤的妻子為其生下一個兒子。家裡請來一位對取名素有研究的朋友,對方建議取KuanYew二字。這是方言發音,華文寫作「光耀」。42年後,李光耀成為新加坡開國元首。2004年8月12日,李光耀的長子李顯龍當選新加坡總理,延續了家族的榮耀。
泰國:他信家族
比李沐文稍晚時候,梅州豐順縣一位名叫邱順盛的男子,踏上了去泰國的船隻。彼時已是光緒年間。後來,他在泰國與當地女子娘通里成婚後,生下兒子邱阿昌,從此定居泰國,再未回去。
在泰國深耕多年的邱阿昌,成年後移居清邁,被政府聘請為稅務官,後開始經營泰絲生意,業務也加速發展,產銷一條龍,對當地經濟發展貢獻很大。他們家族跟清邁其他商業家族廣泛聯姻,聯姻的家族涉及磨粉業、航運業、零售業等等,頗有成效。

1938年,邱阿昌選擇了泰姓「西那瓦」,意為「循規蹈矩地做好事」。邱阿昌的兒子奔歷•秦那越長大後,曾兩任國會議員。

孫子出生後,成為他們家族在泰國的第四代華人,邱家為他取名為他信•西那瓦。後來,他信成為泰國首富,是《財富》雜誌當時評出的世界500位「大亨」中唯一的泰國人。2001年2月9日,他當選為泰國第23任總理。英拉,是泰國前總理他信·西那瓦最小的妹妹,比他信小18歲。2011年8月5日,作為泰國為泰黨總理候選人當選為泰國第28位總理,英拉成為泰國歷史上首位女性政府首腦。

蓋亞那:鍾亞瑟家族
蓋亞那位於南美洲東北部,西北與委內瑞拉交界,南與巴西毗鄰,東與蘇利南接壤,東北瀕大西洋。那時,這裡還是英國的殖民地。1853年1月,英國人領著第一批華工漂洋過海,在蓋亞那的梅德拉拉河畔登陸,這些華工在契約期滿後逐步取得當地經營權,成為第一代華人移民,包括鍾阿瑟的父親。

1918年1月10日,鍾亞瑟出生於英屬蓋亞那西岸德海拉拉的溫莎森林,是8個孩子中的最小者。他在溫莎森林Blan ken burg andHigh school就讀,畢業後擔任見習測量員,後成為註冊測量師。1940年代初期,往英國深造,加入了倫敦的四個大律師公會之一的中院,並於1947年取得大律師資格。

之後回蓋亞那,被任命為暫委裁判員。1954年獲委任為裁判官,並於1960年升任資深裁判官,又擔任契約註冊局及最高法院的司法常務官。之後成為副按察司,並最終於1963年成為上訴庭法官。

1970年2月23日,蓋亞那合作共和國成立,國會選舉並任命鍾亞瑟為國家元首,即總統。五年任期滿後,通過民選又連任,直至1980年10月6日卸任。任職期間,蓋亞那於1974年轉向社會主義,加強與中國、朝鮮、古巴等國家的友好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