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國立大學的這個博物館,背後站著一位南洋富商

2019年09月06日   •   1萬次閱讀

2015年4月18日,李光前自然歷史博物館正式對公眾開放,作為一個積極的探館迷,我竟然在四年後的某一天才去拜訪,真是嚴重失職。要介紹李光前自然歷史博物館,先要介紹冠名者,李光前先生。

李光前先生是誰?

李光耀先生的哥哥?弟弟?親戚?

別露怯了。

李光前先生的幾個關鍵詞

出生於中國福建

岳父陳嘉庚

《南洋商報》董事主席

華僑中學董事長

OCBC華僑銀行董事主席

中華總商會會長

丹斯里拿督

橡膠大王

世界十大富商

李光前先生的慈善貢獻

光華學校

華僑中學

南洋大學

新加坡國立大學

廈門大學

集美學校

以及各類遍布新中兩地的各類科教事業。

請了解一些應該了解的

請記住一些值得記住的

再多的話不必多說

(圖片來自網絡)

李光前自然歷史博物館的沿革可以追溯至1889年的萊佛士博物館,新加坡開埠者萊佛士先生是一位狂熱的動植物愛好者,他的藏品占目前館藏50多萬件的九成以上。1972年,新加坡政府將國家博物館中的自然歷史類館藏,交由新加坡國立大學的動物學系,此後建立了萊佛士生物多樣性研究博物館,但絕大部分藏品僅限於研究用途。為了給這些珍貴的動植物標本建一座永久的,可向公眾開放的、併兼顧研究目的的博物館,李氏基金注資4600萬美元,修建李光前自然歷史博物館,這也是目前整個亞洲區域內,唯一的專業性自然歷史類博物館。

李光前自然歷史博物館位於新加坡國立大學文化中心,由本地建築師設計,占地2500平方米,公共展覽分為一樓和二樓兩個部分,一樓為生物多樣性展廳,分為15個主題區域,二樓為生物遺產展區,目前正在舉行開埠200周年特展。三至六樓用於科研及其他行政工作。

步入一樓展廳,在這看似不大的空間內,展示著2000件各類動植物標本,按照物種進化,從岩石、微生物、植物、真菌、軟體動物、節肢動物、刺胞動物、棘皮動物、魚類、兩棲動物、爬行動物、鳥類、一直到哺乳動物。當時的僅搬遷工作就歷時一年多,不僅僅是轉移標本,在布展的過程中,也重新修復了一部分標本,特別是動物類,皮毛、眼睛,都要力求栩栩如生,與藝術品無異。

參觀自然歷史博物館,首推加入專人免費導覽,售票處可查詢每日導覽時間表,你能從導覽員的介紹里,了解到說明文字背後的故事,導覽結束,再重新仔細觀看,將會獲益匪淺。

下面就介紹幾個李光前自然歷史博物館的精彩之處。博物館之最當屬這三具完整性在80%以上的梁龍化石了,據說在博物館籌備期間,突然接到來自美國的電話,詢問是否有意購買恐龍化石展覽,這三具梁龍化石同時發掘於美國懷俄明州的一個小鎮,很有可能是一家三口,化石保存的非常完整,所以開價1000萬新幣,但經過協商,最終以800萬新幣購得,並且附帶贈品。

梁龍就是這樣的

(圖片來自網絡)

這就是一次買三個的贈品,一塊真實的梁龍大腿骨化石,參觀者可以觸摸感受,小象長久的站在這塊化石前,輕輕地,仔細地摩梭著,這是跨越1.5億萬年的握手。

恐龍毀滅的一個說法是隕石,這裡也展示了一塊真實的隕石,讓參觀者體驗隕石的重量,別看小小一塊,要搬動它,需要雙手用力。所以密度這麼大的石頭從天而降,即使恐龍這樣皮糙肉厚的龐然大物,也難以抵擋。

2015年7月10日,一條已經死亡的雌性抹香鯨漂至裕廊島,這是新加坡第一次發現抹香鯨,於是博物館人員連夜奔赴Mustafa購買了一堆砍刀、切刀、剃刀、錐子、鉗子,馬不停蹄的來到海灘,與微生物爭分奪秒,完美的保留了這具體長10.6米的抹香鯨骨骼標本,在二樓有當時的現場作業錄像。

新加坡樟宜機場的名字,來源於一種珍貴的鐵木,鵲腎樹,俗稱樟宜樹,曾經的樟宜機場區域,有整片的樟宜樹林,但因為木材珍貴而砍伐殆盡,就在人們以為樟宜樹已經滅絕之時,2002年8月31日,在Halton Road發現了新加坡最後一棵樟宜樹!高35米,粗3.3米,但不到三個月,這棵躲過了至少150年的風吹、日曬、雨淋、雷劈、戰亂、刀斧的老樹,卻被地產商DTZ戴德梁行以安全理由私自砍伐!這一做法不僅使民眾感到憤怒不已,國家公園局也把DTZ控上法庭,雖然最終處以罰款,但依舊無法挽回結局。古樹被砍到以後只截取了一部分樹幹做成標本保存,看到樹幹中間的孔洞了嗎?當初DTZ以蟲蛀為自己辯護,但經過植物學家的分析,老樹中間的孔洞是乾燥季節時儲存水分之用,並非蟲蛀。唯一值得慶幸的是,在老樹被砍倒時,周圍居民撿了不少種子,並交由國家公園局,目前在植物園等地,重新培育樟宜樹,希望有一天,我們能再看到樟宜樹林紮根樟宜機場。

大王花和巨花魔芋,兩個都是世界最大,但應該屬於不同的分類,比如什麼花序分枝之類,鬧不清楚,總而言之吧,這兩種花要是在熱帶雨林里遇到實物,妖艷的顏色散發著陣陣異臭,看著都夠可怕的,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食人花!其實呢,它倆都不吃人,因為花朵巨大,蜜蜂已經不夠用了,所以散發臭氣吸引蒼蠅來傳授花粉,並不是剛吃完人,正在打飽嗝消化。

新加坡境內發現的最大眼鏡蛇,體長近五米!發現時已經死了,只能撿回來做標本,關於眼鏡蛇,除了有毒你恐怕不知道其他的了,仔細看圓圈裡的白色部分,那是眼鏡蛇的丁丁,眼鏡蛇有丁丁不奇怪,奇怪的是眼鏡蛇這放蕩不羈的動物,有兩條丁丁,左撇子蛇用左邊的,右撇子蛇用右邊的,有沒有左右一起用呀?你是個老司機吧

小貝殼,真美麗,除了觀賞價值,身為通曉華文的華人,一定知道「貝」=$$$,但是你可能不知道,這個象徵意義也使用在了新加坡鈔票的防偽設計上,拿出任意面值的紙幣,摺疊一下,就能得到一個小貝殼。

二樓展示了萊佛士先生當年親自,以及指揮別人上山下海的抓標本的歷史和過程,就這麼堅持抓了幾十萬件,真是累壞了,不容易。

1/2
下一頁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5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4萬次閱讀
年薪16萬新幣仍喊窮!新加坡中產哭訴:我們才是隱形貧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3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華僑銀行開戶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從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選期間注意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萬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576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550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8550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閱讀
超乾貨!幾歲可以單獨坐車?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帶娃乘車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4275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104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