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投資房地產,可能很多人想到買住宅。
都說買房是華人入門級的投資,可是不久前,英國人也「不甘示弱」。英國首富戴森豪擲一億多新幣,在新加坡買完了公寓又買別墅。

新加坡地產投資分成住宅和商業地產。住宅分為有地住宅、公寓和組屋HDB。不過,投資有地住宅、組屋限制很多,最關鍵的就是身份,外國人(非公民和PR),是沒有資格購買組屋的。
而且,組屋是新加坡政府根據「居者有其屋」的理念規劃設計的,政府嚴加控制組屋房價的上升。因此,投資組屋回報率,不會很高。
除了身份限制外,外國人在新加坡買房,還得多交20%的額外買家印花稅(ABSD)!再加上1%的律師費和3%的買家印花稅,買一套100萬新幣的房子,就要付20多萬新幣的各種稅,更是不划算。

新加坡購買私人住宅ABSD稅率
除了住宅之外,新加坡投資房產還可以考慮商業地產,分為工業地產、辦公樓和商鋪幾類。除了投資回報率之外,投資方面各有偏好。商鋪和辦公樓相對工業地產來說稍微靈活些,想自己做生意的可以考慮,還能出租賺取租金。
雖然新加坡金融業發達,但新加坡卻一直很重視實業,因此,工業地產一直都是新加坡地產中的一個熱門類型,而中央廚房是最近投資新熱點。曾獲得過2016年South East Asia Property Awards、新加坡著名的九鼎集團緊隨熱潮,推出了CT FoodChain食品工廠項目,包括時下最火熱的中央廚房。

中央廚房概念在新加坡的成功,離不開外賣業的蓬勃發展,這是網際網路社會帶來的一種最新生活形態。
越來越多企業走進外賣市場,在新加坡提供外賣業務的居然有這麼多......

需求強勁之下,外賣企業Foodpanda還推陳出新自己建立了中央廚房。顧客點完單後,還可以在此就餐。

圖源:E Design Contract
同時,餐飲業一直非常穩定,無論是氣候變暖還是變冷,經濟上升還是下滑,衣食住行都是人類生活的基本需求。
新加坡雖然地方不大,但卻占有重要的轉口貿易地位,是進入東南亞食品市場的門戶。同時,新加坡又是東南亞國家農產品及食品供應國,具有天然轉口地位和重要的進出口貿易作用。因此,新加坡的食品行業波動比較小,食品工業在新加坡未來發展可期,工業地產的收益更為穩定。

新加坡食品業近年來資產一直穩步上升
最近,新加坡政府提高了所有企業外勞配額要求。很多企業都是以節約員工成本作為第一考量。
中央廚房用機器替代了部分員工,一般餐飲單位需要5個人負責的工作,中央廚房只要1個人就能搞定,極大減少了員工成本。

中央廚房的集中採購模式,讓食品企業供應商批量集中供貨,通過數量撬動原料價格,在某種程度上壓價,進一步縮減企業支出和成本。
因此,有人這麼解釋:
「有了中央廚房,再開新店、廚房面積可以壓縮,等於房租壓縮了;前廳的面積增大了,等於餐位變多了;設備部分去除,等於投資成本降低了;人工用少了,等於用人成本下降了;產品質量穩定了,等於管理簡單了;閒店加工半成品,等於開源節流了。」
CT FoodChain食品工廠項目,處於新加坡第二中央商務區——交通樞紐裕廊與金文泰之間,3分鐘就能上西海岸高速公路,去新加坡各地都很方便。配送便捷,正是它的一個得天獨厚的優勢。

它是一個擁有64年地契項目,占地74283.44平方英尺(6901.10平方米),要知道,根據新加坡的相關政策,一般工業地產只有30年地契。

除了使用年齡足夠久外,它的內部空間龐大,一座10層樓的建築內包含98個單位,單個面積從1700平方英尺到3000平方英尺不等,空間還可以自由組合,滿足企業的發展需求。

樓層布局圖
當然,作為核心的中央廚房兩大功能必不可少:倉配一體化可以節省30%的配送成本;產品標準化,能夠加速產品的更新疊代。

將廠房當作分銷工坊,可以用來做水果、乳酪等商品的再包裝工作。

食品工廠的內部空間,也可以被當作家族企業的總部,探索未來食品工業發展的生態體系,通過CT FoodChain走向全世界。


從投資角度來看,新加坡的房產需求一直在增漲,並有穩定的增值趨勢。國際金融專家摩根·史坦利曾預測,10年後新加坡房產市場相比現在的房價極大可能翻倍。食品工廠項目,當然也包括在內。

因此,在新加坡投資,食品工廠項目前景肯定足夠良好。對於那些想要進入餐飲業的人來說,通過CT FoodChain為自己的餐廳、產品尋找一間中央廚房則更為適合不過。
欲了解更多詳情,可戳文末閱讀原文(Read more),也可致電+65 8212 2233,或發電郵進行諮詢:[email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