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講個故事在很久以前,新加坡原地名為淡馬錫,也就是水鎮的意思。後來,有一個來自印尼蘇門答臘的王子航海經過淡馬錫,誤認一隻老虎為獅子,就將淡馬錫改名為新加坡,在印度語(當時,東南亞一帶信號奉印度教)中,新加坡的意思是獅城。

英國為了抗衡荷蘭在東南亞的勢力,派萊福士找尋一個港口基地。在1819年,萊福士與隨從登入新加坡,從此改變了新加坡的歷史。
十九世紀,英國發展新加坡為一個港口與 貿易城市,新加坡處在中國與印度(當時是英國的殖民地)之間,也因為港口與貿易帶來了各地移民,其中以中國人最多。

第二次世界大戰,英國以新加坡為基地試與日軍抗衡,結果英軍大敗,日本以少勝多,占領了新加坡三年八個月。新加坡人終於意識到只有獨立才可生存。在1965年,經過許多風風雨雨,新加坡在李光 耀的帶領下終於成立了新加坡共和國。之後,新加坡也從一個貿易港口國改造成為一個以工業為主要經濟支柱,服務業和貿易為副的經濟強國。

漫長的歷史過程中,中國移民的大量湧入,漸漸華裔人口成為新加坡的主要人口,占總數的97%,其餘3%多為印尼人和馬來人。官方語言為漢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