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起,新加坡實施EP打分制!月薪$17000起才能加分
新加坡人力部這個月公布了最新的各行業薪資,對照表反應了不同行業,年齡的薪資水平。2023年9月1日起,新加坡將實施最新的就業准證(EP)計分制,這項薪資指標也是為了讓大家在申請EP時能更準確的預估。
拿幾個比較熱門的行業來看
IT行業

金融行業,45歲以上想有10分需要達到月薪$17000。


房地產行業

教育行業

製造業

看完金融,IT的薪資水平,絕對屬於高薪行業了,從另一方面看,也算是給外國人在找工作時定薪資給了一個參考!可點擊文末「閱讀原文」查看完整版行業薪資對照表。
但要注意的是,這些薪資是超過65%或90%的新加坡本地人收入水平,也就是前35%和前10%可以看出本地人的薪資還是不錯的。
這個對照表也有很多網友吐槽:
本地人加了CPF就差不多有這個收入了。
應屆畢業生根本拿不到5000新幣一個月
對EP申請者超級不友好!這個收入水平是偏高的,有故意卡EP的嫌疑。
當然,作為要拿EP的外國人確實更難了。一起來看看,9月1日起,EP打分制有哪些變化。
EP薪資門檻進一步提高
附評估框架梳理
2023年9月1日,EP月薪門檻5000新幣,金融服務業的最低月薪為5500新幣。
新加坡政府也考慮到了僱主薪資和求職者自身條件不能完全匹配的情況,所以推出了積分評估制,不達標的申請者可以通過獎勵標準獲得額外積分來彌補所需要的分數。
評估標準採用累進位,僱主必須通過互補專才評估框架(Complementarity Assessment Framework,簡稱COMPASS)為申請者評估。申請者必須在評估框架中獲得累計40分,就能符合申請就業准證的資格。

新的就業評估框架
其中有4項基本標準(C1薪水、C2學歷、C3員工多元化程度、C4支持聘用本地人)和2項加分標準(C5技能加分、C6經濟優先戰略加分),其中C1、C2和C5是與個人相關,C3、C4和C6是與企業相關。
(一) 如何評判C1(薪水)得分?
也就是上文中提到的新加坡人力部也公布了各行業薪資的指標,以銀行和金融業為例,35歲的申請人薪資在21,359新幣/月以上,才能有20分,如果月薪在12,606新幣到21,359新幣之間,其只能拿到C1的10分。
(二) 如何評判C2(學歷)得分?
申請人如果是本科以上,可以取得10分;申請人如果是人力部列出的全球100個大學院校的本科或以上學歷,可以取得20分。
(三) 如何評判C3(員工多元化程度)得分?
申請人的國籍在公司的PMET總人數中占比小於5%,則申請人可以取得20分。若申請人的國籍在公司的PMET總人數中大於25%,則申請人在這一項沒有分數可得。對於很多在新加坡的中資企業來說,其如果以中國籍員工為主,那麼這一項很難拿到高分。不過如果公司的PMET總人數少於25人,則申請人默認得到10分。
(四) 如何評判C4(本地人員工數量)得分?
如果與同行相比,公司在本地PMET中的份額較高,他們將獲得更多分數。申請公司的PMET總人數少於25人,則默認得分為10分。
(五) 如何評判C5(技能)加分?
如果申請人從事的是短缺清單(SOL)上的工作,則可以得到20分。但如果申請人的國籍在公司PMET中的比例為三分之一或更高,則減少為只得10分。在SOL上申請特定技術職業的申請人也可能有資格獲得5年期限更長的EP。
根據人力部公布的清單,金融行業的金融/投資顧問(高凈值、家辦和慈善機構)、信息技術行業的人工智慧工程師、雲服務專家、網絡安全技術專家、數據科學家、應用/系統程式設計師、軟體開發師、網絡手機應用開發師等都在SOL清單上。
(六) 如何評判C6(經濟優先戰略)加分?
如果申請人的公司符合投資、創新、國際化或公司和勞動力轉型的特定評估標準,並且申請到政府某些優惠項目,則申請人可以額外得到10分的加分。例如新加坡經濟發展局的國際總部計劃。

二、可豁免受COMPASS評估的情況
如果EP申請者符合以下任一情況,將豁免按照COMPASS計分制進行評估:
固定月薪至少$22,500新幣;
根據世界貿易組織服務貿易總協定或新加坡加入的適用的自由貿易協定,申請成為海外企業內部受讓人。
1個月或更短的短期職位。
新加坡一直以來推崇的就是希望在這裡不要變成某一國的人為主體。經常關注新加坡眼的讀者也會知道,這是新加坡公共政策治理一以貫之的連續性,畢竟在這裡連買政府組屋,都要控制種族比例,避免造成聚集。
新加坡人力部公布的這些標準,讓求職者和有意招聘外國人的本地公司都可以更好調整用人制度和比例,同時也在一定程度緩解了畢業生和高齡求職者的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