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從兩年前開始,通貨膨脹,就伴隨著所有新加坡居民的生活。
每一年,政府都積極為民眾提供各種援助配套,以減少通貨膨脹帶來的影響。其中,低收入人群是政府施政的重點。
最近,新加坡銀行也出手了,為這些人提供了又一批援助......
星展銀行投入4000萬新元 幫助本地居民緩解生活壓力
據《聯合早報》報道,在經濟復甦不平衡和高通脹的情況下,星展銀行銀行今年承諾投入4000萬新元,加大力度幫助新加坡國民緩解生活成本壓力。 這些人可以將這些補助用於支付日常開支,減少抵押貸款付款和增加儲蓄等等。

新計劃在8月12日西海岸美食中心舉行的一次活動中宣布。
副總理黃循財、西海岸集選區議員兼國家發展部長李智陞和星展集團總裁高博德(Piyush Gupta)都出席了此次活動。
本月主要推出了三項舉措:
1. 每月交通回扣20新幣
前10萬名參加本次活動,並已經註冊了DBS/POSB銀行轉帳卡的用戶,用此銀行卡來支付公共運輸、雜貨和購物等花銷就有資格獲得回扣。

(圖源:iStock)
如果是月收入低於2500新元的人士,每月只需花費80新元即可抵消一部分乘坐公共運輸的費用,最高可享受20元的回扣。目前針對這一收入階層的用戶,已經有80%的人符合20元回扣的標準。有八成已符合20元回扣標準。
2. 增強POSB住房貸款配套
現在,對於月收入2500新元及以下的借款人,年利率為2.6%。
如果簽訂儲蓄銀行的加強版房貸配套,也能享有與建屋發展局優惠貸款利率相同的2.6%利率,本次優惠還與Chubb Insurance 合作,成功申請者將獲得一年免費火災貸款保險。

(圖源:iStock)
該計劃與當前的HDB 優惠住房貸款類似,適用於新房主和那些想要為其 HDB 抵押貸款再融資的人。
3. 增強星展銀行Multiplier戶頭儲蓄計劃
低收入者如果開設星展銀行Multiplier戶頭同樣能享有多3倍的存款利率,最高每月可達1.8%。

(圖源:iStock)
任職新加坡星展銀行主管的韓貴元說:「在銀行的調查下,我們發現如今新加坡本地低收入家庭的開銷整整高於他們的收入1.2倍,我們也在一直尋求更好的解決辦法,以幫助他們降低開銷和面對經濟壓力。」
新加坡副總理黃循財也在講話中讚揚了該銀行所做出的努力,表示這些舉措表明了星展銀行真正付出額外的努力,來改善本地所有弱勢群體的生活,為新加坡的成功做出貢獻。

在本月活動推出前,在今年2月星展集團也推出了「500萬小販餐食」計劃,每個周五6點起,在11600個支持SG-QR電子付款碼的攤位消費,並通過PayLah!付款,就可以獲得回扣,頂限為3元。

(圖源:星展銀行)
6月,也推出了每周2新元的津貼補貼,一周內通過 POSB Smart Buddy 手錶或卡累計消費 2 新元的前 15,000 名學生將獲得報銷。該活動將持續到 11 月 30 日。這個計劃還能幫助孩子更好的培養儲蓄計劃。

(圖源:星展銀行)
隨著電子支付方式的普及,不少樂齡人士表示跟不上時代的步伐。政府也貼心地舉辦數碼設備學習工坊,目前已經有1萬6000多人報名參加了該活動,預計到明年年底將舉辦超過800場工作坊。

(圖源:聯合早報)
在工作坊學習後,年長者將更順利的學會怎樣用手機支付,以及如何避免自己被電子詐騙。
新加坡教育部長陳振聲發聲 政府將盡全力提供經濟支持
本周六,教育部長兼丹戎巴葛集選區議員陳振聲在國慶慶祝晚宴上發言,表示政府將致力利用更多的資源來幫助面臨經濟問題的新加坡人。

本次活動由丹戎巴葛和中峇魯基層組織聯合舉辦,當晚共有800多名居民、基層領袖和各宗族代表到場。新加坡2023總統選舉即將到來,這無疑也給群眾打了一劑強心針。

今年新加坡一路上漲的物價,已經讓新加坡成為全球生活成本最高的城市。政府看到了本地國民生活的壓力,並保證政府一定會想辦法以更加可持續的方式,為國民提供經濟援助。

(圖源:iStock)
陳振聲重點強調,政府將確保透明、公平地處理所有的問題,以繼續贏得新加坡人民和國際合作夥伴的信任和信心。
他也理解許多新加坡國民對近期政治格局的發展感到擔憂。他說:「有些人問出了什麼問題,而另一些人則想知道政府是否能夠糾正問題。」

(圖源:iStock)
雖然他沒有提及任何具體的事件,但大多數人都明白他可能指的是近期的高層腐敗調查事件以及兩名執政議員的婚外情事件。
他說:「與新加坡人坦誠相待、不向他們隱瞞任何事情是重要的一步。」
針對經濟援助問題,新加坡居民現在有很多方式可以獲得經濟幫助,比如政府發出的代金券和生活補貼、老年人也可以領取退休補助金。
政府將繼續關注本地生活成本問題,繼續在下半年為本地國民提供經濟幫助。

(圖源:iStock)
他表示,世界的不確定性越大,本地和國際企業就越會尋找能夠安全地調動資本、聚集人才和保護智慧財產權的地方。
他補充說,新加坡可以在這些領域脫穎而出,並繼續吸引必要的投資,為下一代創造良好的就業機會。
新加坡政府也正在非常認真地考慮,並採取必要的措施,以確保新加坡能夠繼續保持對國際企業的吸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