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22日訊)變種新型冠狀病毒來襲,新加坡疫情加劇,新加坡傳染病專家指出,這主要是因為新加坡群體免疫力不足,變種病毒的感染力和耐藥性更強,預測新加坡的疫情可能會在接下來兩周達到高峰。
傳染病專家梁浩楠醫生說,需要高達80、90%的群體免疫力,才足以免疫來抵擋變種病毒株。
「一個新的變種病毒株,它們的感染力比較強,同樣地,從一個病人,不僅只是傳染兩三個人,甚至可能傳到四到六個人。」
他表示,因為變種過後,病毒株的耐藥性也比較好,對原本的疫苗產生一些耐藥性。同樣的疫苗,一年前是可以控制病毒,現在它的有效率就減低了。但儘管如此,接種疫苗還是有用的。

傳染病專家梁浩楠醫生。
「因為打了疫苗後,他們情況就比較輕微,從嚴重的變成輕微,從輕微的變成沒有症狀。其實很多人雖然是患有冠病,但卻症狀輕微,甚至是沒有症狀的呼吸管發炎。病人不需要入院、不需要氧氣,也沒有危險的嚴重肺發炎,對新加坡、對醫院是一種幫助。」
梁浩楠預測,新加坡疫情可能會在接下來兩周達到高峰。隨著收緊措施發揮效用,希望疫情達到高峰之後能趨向緩和。
和去年同期相比,這一波的疫情中有不少孩子受到感染。專家說,這是因為變種後的病毒更容易感染小孩。
「想一想,如果你是病毒的話,一直以來,沒法子傳染給小朋友,所以你會儘量改變,變種到可以傳播給小孩子。」
梁浩楠以B117(毒株)為例,在英國發現這個變種病毒株,傳播給小孩子的時候,傳播力更強。
「我們最近發現B1617變種病毒株,同樣的,印度專家也發現,小朋友與小朋友之間傳播力更強。來到新加坡時,我相信同樣的事情已經開始發生。」
工作社交困擾 憂鬱焦慮症求診者增兩成
受訪精神科醫生透露,一些人因為工作和社交方面的困擾而產生憂鬱或焦慮症,疫情期間求診病人增加了一兩成。
精神科醫生林汶龍指出,抗疫是長久戰,除了重視防疫、維持身體健康,也要強化心理建設,包括改變對疫情的認知、維持有規律的生活作息,以及跟親友同事繼續保持聯繫。
「多數人都認為疫情是暫時性的、短暫的,但我們知道,這個病毒可能在生活中會一直維持下去。疫情或長達甚至於好幾年,所以認知上我們必須接受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