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加坡除了甲流肆虐
另一種讓媽媽們聞之變色的
手足口
最近病例也上升了!!!

近期高溫天氣持續
加上學校假期
新加坡的兒科診所發現
特別多小孩染上手足口症
病例近期增加20%
雖然進入6月下旬之後
幼童手足口病例的增長趨勢
已經有所放緩
但是今年的病例總數仍然遠高於
去年同期的數據!

圖源:8world新聞網
本地診所的醫生受訪表示,過去幾個星期每周都有約十位手足口病人,不過病情輕微,一般是五歲以下小孩,五到七天康復。
本地醫生分析,在防疫措施解除後,孩子和別人的接觸增多,加上沒戴口罩,也會更多地去公共場所玩耍。至於受影響的群體為什麼一般在五歲以下,主要因為這些孩子喜歡把手放在嘴裡,或者是沒有洗手就去吃東西等,因此更容易感染病毒,另一方面可能五歲以上的孩子已經得過這個病毒,所以身體有抵抗力。
孩子得了手足口
到底應該怎麼辦?
手足口病通常病情較輕,一般不需要看醫生,7~10天病程後可完全康復。所有水泡都變干,就好啦~ 不過,一旦出現發持續2天高燒、嘔吐、手腳發抖等症狀,一定要立刻去看醫生。

居家護理推薦
手足口是自限性疾病,去診所看,如果沒有其他嚴重症狀,醫生一般也是開退燒藥和緩解口瘡疼痛的藥。
選擇在家護理的話,可以給孩子一些冷飲、雪糕等等,緩解口瘡疼痛,食物可以選擇軟食或者流食。

手足口傳染性非常強,患病期間勤通風,衣物、餐飲用具和家人分開,不要外出。
其他注意事項
手足口的患者一般都是5歲以下的孩子,如果跟幼兒園以手足口的原因拿了病假的話,因為有傳染性,所以可能幼兒園會跟你要一個手足口康復可以回學校的信,看診的話,記得跟醫生拿。
孩子生病全家鬧心,為了打好有準備的仗,讓孩(ma)子(ma)也少遭點罪,辣媽特意總結了新加坡的常用藥品。這篇文章一定要認真看哦,小本本都拿出來,全是重點!
新加坡兒童常見病
以及
居家常見用藥(非處方藥)
這些新加坡常見的兒童病,都是僅有一些可以居家處理的症狀。以下處理方法,都是媽媽們看診後的經驗總結。
所列舉的OTC非處方藥品,絕大多數是新加坡兒科醫生常開的,在Unity、Watsons和Guardian等藥房都可以買到。

網購的話,Shopee、Q10、Lazada也都有這些藥店的旗艦店。不過,建議還是去大一點的實體藥房買,有藥劑師在,可以針對娃的症狀,給出更合理的建議。
咳嗽
一提到咳嗽,我們最擔心的就是會不會是「肺炎」,如果2歲以下孩子,或者咳嗽聲音有異樣,比如濕咳有痰、喉鳴等等,就一定要去看醫生。
另外,小孩子是不可以吃神經性鎮咳效果的藥的,會對大腦造成傷害。下面幾款兒童藥都是通過化痰來緩解咳嗽。
家庭常備藥推薦:
PROSPAN 保咳定 和 Sinupret仙露貝
藥房常見OTC非處方藥,也是很多診所醫生常常開的藥,是【PROSPAN 保咳定】 和 【Sinupret仙露貝】,祛痰止咳,舒緩氣管收縮,能夠讓濃痰變得水一些,這樣孩子更容易能把痰咳出來。
這兩個藥水都是植物提取的德國藥,不會跟抗生素或是氣管擴張劑產生交叉副作用。

Fluimucil橙樹牌祛痰素
這款義大利名牌Fluimucil橙樹化痰素,也是兒科醫生喜歡開的藥,衝出來酸酸甜甜很像橙汁,能夠化痰以達到止咳的效果,超市跟藥店都有售賣。

這是20年1月時候Guardian藥師給開的,寫清楚了用量和保質期。
這些化痰藥,無論是由急慢性支氣管炎,還是肺氣腫等等引起的痰多咳嗽現象,都可以緩解。當然,也是只適合初期的咳嗽,如果有咳嗽聲有雜音,還是要去醫院。
鼻炎或鼻孔堵塞
新加坡空氣很清新,但鼻炎患者也不少,有醫生表示40%的新加坡學童都有過敏性鼻炎,主要是遺傳或者塵蟎、空調引起的。

鼻炎沒有什麼好的根治辦法,一般來說,兒童鼻炎會隨著身體強健而減輕。所以下面推薦的藥品,只是緩解鼻炎或感冒引起的鼻癢、流涕或鼻塞的症狀。尋找鼻炎的根源看是否可以避免復發,還是需要看醫生哦。
流鼻涕&鼻塞緩解症狀:
新加坡室內外溫差大,小孩子活潑好動又容易出汗,所以經常會鼻塞或是流鼻涕打噴嚏。
如果很輕微,可以等娃自愈,一般睡一覺就好了。睡前可以用鼻腔噴霧給娃通一下鼻子,睡得更香。
Stérimar生理鹽水洗鼻噴霧
我家最常用的是法國Stérimar小海豚生理鹽水洗鼻噴霧,純天然海水提取,安全有保障,有嬰幼兒版本、大童版本和成人版本,大家買的時候記得看清說明。

還可以把棉簽用鼻噴打濕,幫助寶寶清潔眼睛、耳朵、肚臍等等部位。
iliadin和Betadine
以下兩種噴劑也很好買,是新加坡媽媽的家庭常備藥。

上圖,左邊的是iliadin的氯化鈉(食鹽)水溶液鼻腔噴劑,裡面輔助添加了甘油,濃度低所以小嬰兒也可以使用。(給嬰兒清理硬一點的鼻屎也建議先用這個噴一下,更容易清理,也不會弄傷鼻膜。)
右邊的Betadine可以緩解流鼻涕的症狀,適合一歲以上的孩子。
液立庭
如果鼻塞比較嚴重,呼吸不暢影響睡眠,推薦使用「液立庭」,診所醫生也常開這個給孩子緩解鼻塞不適。
不過,這個滴劑只能短期使用,而且最好不要連續使用,過度使用可能會對鼻黏膜造成不可逆性的傷害,在使用之前一定要仔細閱讀說明書或遵循醫囑。

Zyrtec、ADEZIO和Clarityn緩解過敏糖漿
針對鼻塞、打噴嚏、流鼻涕,診所醫生還常開一些緩解過敏症狀的口服液給娃們,最常見的Zyrtec、ADEZIO和Clarityn,藥店也有賣。


2歲以上的娃就選上面的口服液,大一點的孩子可以選藥片,Zyrtec的分類很細,拿不准買哪個的話,最好去大一點的藥店,有駐店藥劑師給你推薦。

這些針對過敏症狀的藥物,對緩解遺傳性過敏或神經性皮炎引起的瘙癢,也是有效的。
拉肚子
孩子拉肚子的原因很多,喝冷飲、食物中毒、吃了不幹凈的小手、輪狀病毒感染……
如果沒有其他特別症狀,腹瀉最重要的是補液,可以給娃多喝水、吃流食,也可以用補液鹽來補充流食的電解質。
家庭常備藥推薦:
Hydralyte補液鹽
Hydralyte補液鹽,甜甜的很好喝,有漿果、橙子兩種口味。不過,常缺貨,可以適當屯幾支。
發燒、嘔吐、腹瀉、出汗太猛引起的輕微脫水,都可以給娃喝點兒。

如果是比較輕的症狀,在補液的同時,配合益生菌調理腸胃菌落。益生菌作用並不確定,但有證據說病毒引起的腹瀉,使用特定品種益生菌可以縮短1天病程。
拜奧biogaia益生菌
瑞典的拜奧biogaia,在娃2歲之前,是我家常備藥之一。
拉肚子和吐奶太多的時候,都是用它來調理腸胃的,新生兒可用,還能幫助緩解嬰兒腸絞痛。這種調理並不是止瀉或者止吐,而是調理腸胃菌落群達到平衡的作用。

lacto GG樂多珠珠、culturelle康萃樂,都是兒科醫生也會開的益生菌。

思密達的蒙脫石散
Smecta的蒙脫石散(Diosmectite),是常見的兒童成人都可用的止瀉藥,只在腸道發揮作用,不進入血液,不會影響肝腎功能。也被很多父母作為家庭常備藥用。
它能夠修復消化道黏膜的上皮組織,也能減少電解質流食,吸附及清除病原體,止瀉效果不錯。(就是吧,蒙脫石散不溶於水,得攪渾濁了喝,很多娃喝不進去,即使是草莓味兒的、橘子味兒的……)

注意!
如果有嚴重腹瀉,或者同時伴有發燒、發抖等症狀,建議立刻看醫生。
如果醫生給開了抗菌藥治療腹瀉,最好問下服藥後多久能吃蒙脫石散和益生菌,一般情況下,先服用抗菌藥物,再服用蒙脫石散,最後用益生菌製劑,每種藥物均需間隔1小時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