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其中三間社區眼科中心已逐步開始運作,保健促進局和芽籠綜合診療所的社區眼科中心則分別在今年11月和明年啟用。這項三年試驗計劃若有效,未來將擴展至其他綜合診療所。
我國最遲於明年上半年設立六間社區眼科中心,方便病情穩定的眼疾病患在社區接受檢查。這項獲得衛生部資助的三年試驗計劃若有效,未來將擴展至其他綜合診療所。
這六間社區眼科中心分別位於後港綜合診療所、榜鵝綜合診療所、吉豐家庭診所、芽籠綜合診療所、先驅綜合診療所和保健促進局。目前,前三間已逐步開始運作,保健促進局和芽籠綜合診療所的社區眼科中心則分別在今年11月和明年啟用。
國立健保集團眼科醫學院醫療總監黃宏森醫生透露,這六間社區眼科中心的三年試驗計劃獲得衛生部的資助,目標是在明年上半年之前全部投入運作。若中心能有效地在社區內照顧眼疾病人,未來將在其他綜合診療所設立類似的眼科中心。目前我國有20間綜合診療所。
上個月2日全面啟用的後港綜合診療所社區眼科中心由驗光師主導,首三年將有醫生監督。三年的試驗期結束時,中心有望每周為150名眼疾病人看診。
以往,眼疾病人到後港綜合診療所求醫時是通過遠程眼科看診,如今社區眼科中心有儀器當場進行更廣和更深入的檢查,可檢測青光眼、糖尿病眼疾和與神經相關的眼疾,情況穩定的病人無需特地到醫院檢查。
黃宏森醫生以一名有中度白內障但病情穩定的病人為例說:「一般上他會被轉介到專科診所再跟進多幾年,直到需要動白內障手術。但如今,社區眼科中心能在這期間接手,病人需要動手術時才把他轉介到專科診所去。」
有了這六間社區眼科中心,轉介到專科診所的病人有望減少10%。目前,後港綜合診療所每年轉介約2700名眼疾病人到陳篤生醫院的國立健保集團眼科醫學院。
黃宏森透露,後港的社區眼科中心至今已見103名病人,84%轉介自後港綜合診療所,其餘來自大巴窯和宏茂橋綜合診療所。有29%病人在社區眼科中心檢查後,轉介到專科中心進一步檢查。
為了鼓勵眼疾病人到社區眼科中心看病,後港社區眼科中心的看診費為35元,比專科診所的38元便宜3元,其餘檢測費用則跟專科診所相同。
今年5月到後港綜合診療所看診的謝招才(68歲,退休者)發現有乾眼症和輕微白內障。由於病情穩定,醫生轉介他到社區眼科中心進一步檢查。驗光師進行測試後確認他病情輕微,只需滴眼藥水,可一年後再回來複診。
他說:「我的情況不嚴重,所以不介意到社區眼科中心看診,而且比去醫院的專科中心方便許多。我從萬國住家到後港綜合診療所才15分鐘,若要到陳篤生醫院可能得花上一小時。」
另外,全國眼科中心發言人透露,榜鵝綜合診療所社區眼科中心自上個月30日開放後,已見了140名病人,多數轉介自榜鵝和盛港綜合診療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