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經濟論壇本周一(5月17日)宣布取消計劃在新加坡舉行的特別年會。
會議原定於2021年5月舉行,後推遲三個月。近日,世界經濟論壇稱,考慮到多國疫情形勢加劇,情況仍不穩定,最終決定將會議推遲到2022年上半年舉行。
從安全角度出發這一決定受到認可,但人們普遍感到遺憾。
教授簡介


掃碼查看
英文簡歷
Andrew Delios
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副院長
策略與政策系教授
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
毅偉商學院博士
教研領域:國際化戰略、外商直接投資、企業戰略、東亞市場投資等
作為全球最大的國際活動之一,世界經濟論壇會議彙集了來自世界各地的企業、政府、學者和社會領袖。
論壇為各界重要人物創造了一個圍繞全球最緊迫問題來制訂國家和國際議程的平台。各國領導人在世界經濟論壇中會晤,制訂議程,為改善人民生活帶來期冀。

2020年1月21日,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年會標誌(路透圖片)
全球抗擊疫情受挫
世界經濟論壇新加坡年會的取消不僅使面對面討論疫情管控問題的重要機會不復存在,而且產生了極為可惜的象徵性連鎖反應。
來自社會各界的領袖無法共聚一堂,這釋放出的信號表明,疫情已經影響了全世界的正常生活和思想,即便是全球精英也無法克服疫情的挑戰,這也無意中強化了這些挑戰的難度。
然而,如今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亟需領導力和多邊決策,引導世界從這場毀滅性的全球疫情中實現復甦。
之前隨著疫苗接種剛剛萌生出的樂觀情緒,也因世界經濟論壇年會的取消而受到打擊。
此外,會議取消也動搖了以多邊合作為基礎看待公共政策倡議的希望。雖然可以理解,但新加坡不得不帶著遺憾關上國門,優先應對新一波疫情來襲。
隨之而來的悲觀和低落情緒可能會對全球抗擊疫情的集體意願施加連鎖反應。限制個人行動、減少病毒傳播和維持民眾支持的相關政策實施起來將更為困難。
雪上加霜的是,如果各國繼續各自為營,而不是集中精力推動國際合作,疫情的負面影響將更為顯著。
新加坡國際平台作用減弱
作為會議主辦國新加坡,也因此蒙受相關損失,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其一,新加坡正逐漸成為國際領導人的重要會議地點。
2018年,朝鮮領導人金正恩和美國前總統特朗普的「特金會」就在新加坡舉行,這次會晤的重要性不亞於世界經濟論壇年會。

時任新加坡貿易與工業部部長陳振聲和世界經濟論壇創始人克勞斯·施瓦布在新加坡會晤(陳振聲Facebook主頁圖片)
隨著中美關係和其他地區緊張局勢的加劇,新加坡原本有望提高其作為國際關係調解方和中立場所的重要性。
新加坡還計劃於6月舉辦一年一度的「香格里拉對話」,接待一批世界頂級國防領導人和官員。(編註:5月20日,香格里拉會議主辦方在網站宣布取消原定於6月4日至5日在新加坡舉辦的「香會」。)
新加坡憑藉區域經濟領導地位在全球舞台上占據顯要位置。因此,新加坡本有望鞏固自身地位,在思考全球政治、國際關係、當前世界緊迫問題上發揮思想領導力。
而隨著世界經濟論壇特別年會的取消,新加坡不得不打消這一願望。會議取消意味著新加坡又失去了一次主辦國際重要論壇的機會。
儘管新加坡首當其衝地承受了聲譽風險,但我們也必須明白,主辦方決定取消會議且並未採取其他替代方案,如混合模式。
這一果斷行動與東京奧運會形成鮮明對比。東京奧運會主辦方仍在硬著頭皮與公眾負面情緒抗爭,試圖繼續舉辦奧運會。
顯然,世界精英們對於舉辦一項國際活動的在意程度有些參差不齊。
其二,新加坡一直被譽為抗擊疫情最得力的國家之一。
在2021年5月新加坡疫情反彈之前,新加坡領導人和高級官員因成功實施合理的政策而廣受讚譽,彭博社甚至將新加坡列為疫情期間全球最佳居住地。
然而,與任何看不見的敵人一樣,病毒能潛入最精密的防禦系統。

新加坡疫情期間,人們戴著口罩出行(路透照片)
可惜的是,世界經濟論壇會議取消使新加坡獲得的國際讚譽受到了影響。
儘管世界經濟論壇宣布取消特別年會的原因是「全球疫情惡化」,但新加坡一周前剛剛宣布收緊防疫限制措施,並退回到「疫情防控第二階段」,因而宣布取消會議的時機對新加坡而言極其不利。
會議的取消和新加坡疫情反彈同時發生,顯示出二者存在因果關係。
畢竟,如新加坡貿工政務部長陳聖輝此前曾在國會所表示,新加坡成為主辦國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新加坡有能力為世界精英提供安全保護,讓他們集思廣益應對全球挑戰。
對此,一種簡單的解釋是,新加坡像許多其他國家一樣在努力控制境內疫情。不管這種解釋是否合理,會議取消確實給這個國家在效率和管控方面贏得的國際聲譽蒙上了陰影。
機遇同樣存在
我們很清楚,疫情已成為世界新常態。我們也許會永遠生活在新冠存在的環境中,就像與流感、感冒和其他全球性病毒共存一樣。
我們的目標並非消滅病毒,而是實現某種程度的可管理疫情控制。在這方面新加坡直到上個月都一直表現良好。

2021年1月29日,在世界經濟論壇「達沃斯議程」對話會上,李顯龍總理與世界經濟論壇主席Børge Brende先生對話(新加坡通訊及新聞部/新加坡總理辦公室圖片)
既然新加坡不再承擔舉辦全球性活動的責任,那麼是時候解決手頭的艱巨任務了:如何有效管控新一波社區感染。
雖然新加坡已經失去了世界經濟論壇帶來的好處,但仍可以獲得其他收益。
新加坡領導人必須在確定疫情有效管理方面明確目標,喚起民眾信心,鼓勵民眾儘早接種疫苗,增強集體抵抗力。
領導人還必須明確後疫情時代的新加坡會是什麼樣子。這也是成立「越戰越勇工作小組」(Emerging Stronger Task Force)的用意。
新加坡表現出了應對危機的能力。此次世界經濟論壇會議取消恰逢疫情反彈時期,對新加坡領導人來說很可能是個轉折點。
現在新加坡不僅有機會著手經濟恢復,而且能引領和激發抗擊疫情的社會韌性,從而鞏固民眾與領導者之間的社會契約。
文章英文版首發於cna官網
原文標題為Commentary: The great pity behind the cancelling of the WEF meeting
作者:Andrew Delios,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副院長、策略與政策系教授
*本文觀點不代表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機構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