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國父李光耀一族,高智商的祖孫三代,無人可敵的學霸之家

2021年04月19日   •   3萬次閱讀

新加坡經常會被人戲稱為「李家坡」。之所以有這樣的說法,也是因為李氏一門,自李光耀開國立基起,在這個國度的各個領域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李光耀是新加坡開國之父,參與內閣52年;新加坡的法治、獨立與富強都離不開他的歲歲耕耘;

其子李顯龍繼承父志,成為第三任國家總理;把「李氏管理」的脈絡深扎在新加坡的角角落落;

媳婦何晶則是最大的國企淡馬錫的最高掌權人,以巾幗之姿執掌2000億美元的國家資產;

更不用說這個家族裡還有新加坡電信公司的執行長、國立腦科醫院院長、新加坡最大的律師事務所執行主席。

當真是虎父無犬子,一門皆英豪啊!

而李氏一族任職於各個機要職位,雖然也乘著「背靠大樹」的東風,但與他們各人的優秀與資質密不可分。

祖孫三代,8人畢業於英國劍橋大學,1人是美國史丹福大學的碩士生,更有1人兼有牛津大學碩士生、史丹福大學博士生和哈佛大學博士後!

這是怎樣強大的基因淬鍊出的高智商學霸家族!讓人欽佩之餘也心生羨慕。

今天就來詳細講講這學霸一家的養成史,希望能夠藉此學之三分,悟之一二。

李光耀與柯玉芝在劍橋

劍橋大學的神仙眷侶

雖然很多人對李光耀的外交政策,特別是對「去漢化,推西語」的觀念褒貶不一;但談到他與妻子柯玉芝的愛情故事,無不稱讚地道一句「神仙伴侶」。

李光耀自幼就讀於新加坡萊弗士學院。這個學校的學生大多顯貴,英式開化下也是德才俊秀之輩眾多。

而李光耀在這些人才之中更是出類拔萃,每次考試皆是榜首之傲。

而這一份驕傲,卻因柯玉芝的入校戛然而止。

在一次考試中,李光耀的英語與經濟成績全部跌至第二名,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叫「柯玉芝」的人,也是萊弗士學院中唯一一個女學生。

心中首先埋下的是競爭的種子,而對柯玉芝的好奇之心漸漸衍生出男女情愫。

倆人相知相交於無涯的學海之中,互相競爭互相追趕。

1946年,李光耀拿到了大英帝國女王獎學金,前往劍橋大學留學。而柯玉芝面對分別在即的不安,只問了李光耀一句話:

你可知道,我比你大了三歲。

李光耀則安撫柯玉芝:我知道的。我全部都考慮清楚的。我自己少年老成,所以需要和自己一樣成熟的伴侶。

李光耀去了英國後,柯玉芝並沒有沉溺在分別的悲痛中;而是埋首書堆,日夜苦讀,終於在第二年,以拋出第二名多分的成績,拿下獎學金,遠赴英國尋找情郎。

學霸的愛情,現實又勵志。兩個靈魂相似的人,從這一刻起,便攜手終生,笑看歲月風雲。

李光耀不止一次回憶他們二人在劍橋共同讀書的時光:

在劍橋,我們兩個人都全力以赴。她用了兩年的時間,考取法科雙重第一榮譽學位;而我也拿到獎學金,拿下第一榮譽學位,只是用了三年的時間。

真正成熟且有大胸襟的男人,欣賞的往往是與自己實力匹配,獨立自主的女人。

婚後,李光耀投身政治,而柯玉芝,成為他背後默默付出的源泉及支柱。

李光耀代表工人政府談判,為他燈下熬夜,一遍遍修改演講稿的是柯玉芝;建國後的黨章與法律文書,陪在李光耀身邊斟詞酌句的也是柯玉芝;身居高位後,為李光耀排憂解難,舒緩暴躁情緒的更是亦師亦友的柯玉芝。

支持柯玉芝與李光耀比肩而行的,正是她淵博的知識與開闊的眼界;當然,少不了的,還有彼此契合的三觀。

2010年,柯玉芝因病去世。

在她的葬禮上,李光耀緬懷道:

沒有她,我會是個不同的人,過著完全不同的生活。我需要她的時候她總是在我身邊,她度過了充滿溫暖和有意義的一生。

情到濃時,大家互為愛人;但歲月漸長,生活儘是瑣碎,留在彼此共情間的,則是一起讀過的書,喝過的酒,彼此陪伴走過的世界。

被「總理」耽誤的數學天才

李顯龍,作為李光耀的長子,從小生活在父親光輝的庇蔭之下;成年後,也首個扛起家族大旗,繼承父親衣缽,在新加坡的政壇上延續李氏血脈。

很多人說,李顯龍含著金湯匙出身,背靠大樹好乘涼;父輩鋪的路,可以讓他走得平穩坦蕩。

不可否認,李光耀創下的基業,為李顯龍的從政打下了堅定的政治基礎;但李顯龍絕不是沽名釣譽之輩,只是父輩這棵樹實在太過繁茂,為其遮風擋雨的同時,把他的資質與優秀一併黯淡在樹蔭之中。

1970年,李顯龍踏訪著父母曾經走過的路,考入英國劍橋大學,專攻數學專業。

李顯龍在劍橋的專業成績究竟有多優秀呢?

他在劍橋的導師曾經親自找到李光耀,勸其讓兒子不要從政,專心搞數學。因為李顯龍的數學天賦是」現象級「的,百年難得一遇;劍橋導師更是與別人誇讚道:「李顯龍不但刻苦、認真、專業,而且懂得去創新,所有跡象都表明他會是一個世界級的數學家。」

很顯然,李光耀「扼殺」了一個世界級數學家的成長;而是把他引向政壇,成為李氏另外一個扛起政治大旗的人。

(左)李光耀 (右)李顯龍

與父親一樣,李顯龍也在劍橋大學與自己的另一半定下終身。

這個人便是李顯龍第一任妻子,也是他的劍橋校友--黃名揚。

雖然倆人鶼鰈情深,但黃名揚卻不似柯玉芝那般好命。他們的愛情婚姻,更多的是坎坷與悲涼的基調。

黃名揚的父母是馬來西亞的華文老師,致力於推廣漢語;這與李光耀的「去漢化,推西語」相悖甚遠;所以,在這樁婚事面前,李光耀是堅決反對的態度。

甚至,連李顯龍與黃名揚結婚時的喜餅,都讓人直接扔進垃圾桶。

婚後的黃名揚過得卑微又抑鬱。為李家生下的第二個孩子更是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心力交瘁的黃名揚在產後第三周便撒手人寰,年僅31歲。

而李顯龍在髮妻走後的第三年,結識了第二任妻子--何晶。

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何晶也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女學霸。

何晶在進入大學之前,就多次獲得最佳學生獎和總統獎學金。而能拿到總統獎學金的學生,更是人中龍鳳,舉國上下都是寥寥無幾。

一個是高門顯貴,一個是女中巾幗。倆人的婚戀仿佛天作之合。

李顯龍任職新加坡總理時,何晶擔任新加坡最大的國企--淡馬錫的總裁一職。

淡馬錫是新加坡國家財務部控股的一家國企,旗下產業涉及電信、航空、銀行、港口等多個行業。資產高達420億美元。

一家兩公婆,一個掌權,一個管錢。看來新加坡被稱為「李家坡」,不是沒有道理的。

學霸的巔峰

李家第三代中,有個叫李繩武的年輕人,雖暫未從政經商,卻已經以「學霸巔峰」的狀態在新加坡名聲大噪了。

李繩武是李光耀二子--李顯揚的孩子。父母都是劍橋大學畢業生,李繩武從小就有一個聰慧的小腦袋。

高中畢業後,李繩武選擇牛津大學,在2009年牛津大學哲學、政治與經濟系第一名,並在牛津拿下了碩士學位;

隨後進入美國史丹福大學攻讀經濟學,獲得經濟學博士學位;

2016年起,在美國哈佛大學擔任經濟學助理教授,並攻讀博士後。

這樣的學霸基因,完美延續了新加坡李氏一族的輝煌成就。雖說暫時沒有進入政壇,但李家三代畢竟還都年輕,將來如何作為,也當是另一個故事。

家庭教育的傳承,不僅僅是文化知識、育人觀念的傳承;更多的是一份家族榮耀與根基的傳承。

古人說,富不過三代;我則認為,李氏一門,作為「新加坡第一政治豪門」將會深扎大地,枝葉繁茂,長久延續這份輝煌。

諸位,你們覺得呢?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5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4萬次閱讀
年薪16萬新幣仍喊窮!新加坡中產哭訴:我們才是隱形貧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3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華僑銀行開戶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從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選期間注意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萬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576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550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8550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閱讀
超乾貨!幾歲可以單獨坐車?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帶娃乘車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4275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104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