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吃車資個案達1600起 同比增加四成

今年頭11個月,偷吃車資的個案達到1600起,同比增加四成。
公共運輸理事會表示,雖然違例個案增多,但仍低於疫情前的水平。
公共運輸理事會提供給本台的數據顯示,今年首11個月,沒有支付或少付巴士和地鐵車資的案例共有1600起,比起2020年和2021年的1143起和1137起來得多。不過相較於2019年的4210起,今年的違例個案少了超過六成。
一名公眾表示:「就是他們都會注意有誰沒有打卡,沒有打卡他們就叫乘客回來,可能就是因為人太多他們沒有辦法留意。」
另一名公眾覺得:「如果那個老人家沒有做工沒有錢,就閉一隻眼給他進去,但如果年輕人就不可以。」
這名公眾則認為:「可能是他忘記還是趕時間什麼上了就走,我覺得新加坡應該不會做這種事吧。」
學者表示防疫措施放寬後,出行的人流量已恢復到疫情前約八成,因此偷吃車資的個案也多了。
新躍社科大學商學院高級講師謝承憲博士表示:「必須要進一步去了解說其實這個逃票的部分有多少是無心之過,而有多少又是故意的。用什麼樣的方式可以去避免這些無心之過的產生,如果能夠去區分出來其實我們會比較有辦法,比較知道怎麼去防範這些逃票的行為。」
公共運輸理事會表示,上巴士忘記打卡或者下車時提早打卡還有濫用優惠卡都屬於違例行為。一旦被發現將面對50元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