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網上有傳聞說,一種名為伊維菌素(Ivermectin)的藥物能治療2019冠狀病毒,在許多國家引起購買熱潮,新加坡本地也出現團購伊維菌素的現象。專家對此重申,此藥物對抗冠病的效用未經醫學機構證實,不建議使用。

據《今日報》報道,本地一些未接種疫苗的人士使用伊維菌素來「預防」冠病,由於本地藥房購買伊維菌素必須出示醫生證明,許多人便在網上批量購買,不僅自己服用,也為他人代購或團購。
伊維菌素是一種抗寄生蟲藥物,多數以小劑量來治療人體寄生蟲如頭虱等的感染,用於動物身上則常用較大的劑量來治療寄生在狗和馬上的犬心絲蟲。
40多歲的陳先生告訴《今日報》記者,他上個月從印度網購了五盒伊維菌素,每盒有100粒藥丸,一盒售價65美元(約87新元)。每周會服用一劑來預防病毒,除了自己服用外,也將它分給家人及四位友人。
未接種疫苗的陳先生表示,相對於冠病疫苗,他更相信伊維菌素。
另一名未接種疫苗的27歲受訪人士說,伊維菌素自1981年便供人使用,相信按照說明的劑量服用是安全的。他說,那些服用後出現嚴重副作用的人士, 可能是因為不熟悉產品,而買了供動物使用的藥物。
據報道,本地也有人通過通訊平台Telegram聊天組,組團購買伊維菌素。其中一人就聲稱,他的團購隊已有數十人了。
世衛:伊維菌素只限用於臨床試驗
世界衛生組織今年3月發出聲明表示,用伊維菌素來治療2019冠狀病毒只限用於臨床試驗,此藥物對冠病的有效性尚沒有確實的證據。
伊維菌素製造商Merck也表示,伊維菌素能對抗冠病並「沒有醫學依據」 ,並提醒不當使用可導致安全問題。
研究顯示:伊維菌素不能有效減低冠病傳播
國大醫院傳染病專科科長Sophia Archuleta副教授告訴《今日報》記者,院方沒有使用伊維菌素來治療冠病病患,也沒有患者要求此藥物,或因服用此藥而出現副作用入院的病患。
她表示,服用未經證實效用的藥物實屬危險,何況目前已有其他經證實有效的抗病毒藥物,如瑞德西韋(Remdesivir)或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
「疫苗接種仍然是最有效的預防方法。」她說。
國家傳染病中心6月發表的冠病治療指南中也提到,因為缺乏可靠的數據,所以「不建議」使用伊維菌素作為治療方法。
美國有使用者出現「精神不穩定」狀態
據《紐約時報》報道,美國藥房過去幾周接到含有伊維菌素的藥方有明顯的增加,冠病疫情爆發前每周均有至少3600單,而上個月中旬就增加至每周8萬8000多單。
報道指出,越來越多服用伊維菌素的人士正在當地醫院和毒物控制中心接受治療,有些需住院,有些則出現精神不穩定的狀態,疑是服用從獸醫用品店購入的藥物,並依照動物的劑量服用。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則聲明,當局尚未授權或批准伊維菌素作為預防或治療2019冠病病毒的藥物。
1970 年代,日本生物化學家 Satoshi Omura 發現了阿維菌素族化合物,一系列用於治療寄生蟲及害蟲的藥物就此誕生。伊維菌素正是其中之一,它是碳、氫與氧的混合物,於 1981 年經過改良首次作為藥物使用。它很快在世界範圍內得到大規模推廣,用於治療牛、羊及其他動物身上的寄生蟲。這種藥物既可以口服,也可以按需塗抹在皮膚之上。到 1988 年,伊維菌素被批准用於人體治療。這種「神奇的藥物」能治療頭虱、疥瘡、河盲症(盤尾絲蟲病)、類圓線蟲病、鞭蟲病、蛔蟲病以及淋巴絲蟲病等。根據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一項調查,自從伊維菌素被發現以來,全球已經有超過 7 億病患使用它治療河盲症與淋巴絲蟲病。
2020 年 11 月,埃及 Ahmed Elgazzar 博士領導的一項研究稱,接受這種抗寄生蟲藥治療的 COVID-19 住院患者病情更快好轉、生存機率也更高。不過論文在今年 7 月被撤回,因為包括疾控中心、食品與藥物管理局(FDA)以及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在內的多家醫療機構一直找不到這種藥物有助於治療 COVID-19 的證據。疾控中心還在 8 月發布一份新聞稿,明確表示伊維菌素並未經過 FDA 的 COVID-19 預防或治療使用授權。在這份稿件中,健康專家還警告稱錯誤服用伊維菌素有可能有危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