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護士在新加坡工作,在冠病疫情下錯過見母親的最後一面,又因隔離沒能參加母親葬禮,儘管經歷喪親之痛,仍敬業堅守護理崗位。
《新明日報》報導,鷹閣醫院高級護士夏淑儀(52歲)從檳城到新加坡工作已有6年。由於父母、丈夫、大女兒都在檳城,她在疫情前每年會往返新馬三四趟看望如今88歲的父親,以及從2017年患上帕金森症和老年痴呆症的母親。
2020年3月,馬來西亞因疫情實施行動管制令,不幸的是,當年6月,她的母親不僅跌倒,還出現肺部感染的問題,健康狀況惡化。
儘管非常擔心母親,但她什麼都做不了。由於行動管制令,她無法回檳城照顧母親,只能靠家人通過視訊與母親聯絡。母親的身體狀況每況愈下,在2020年10月入院。
急切想要回馬來西亞探望母親的淑儀,在同事們調整值班時間的幫助下,爭取到一些休假時間回大馬。
遺憾的是,她仍沒能見到母親最後一面。
淑儀受訪時說:「當時因為行動管制令,我想回家,只能寫信給大馬政府說明自己的緊急情況,希望獲得入境批准。不過,辦理這些手續需要4、5天,加上機票也很難訂,母親在我回到她身邊之前就與世長辭,享年75歲。」

鷹閣醫院高級護士夏淑儀(右)在母親生前與她合照。(受訪者提供)
告別時刻
回憶起最後與母親告別的時刻,她泣訴:「我沒有來得及趕到母親身邊,見到母親最後一面,是我最大的遺憾。在母親彌留之際,我只能通過電話與她告別,不過她已經裝上呼吸機,無法回應我。」
母親去世後的3天舉行了葬禮,當時還在酒店隔離的她,只能通過視訊參與,心中充滿了悲傷。
儘管如此,敬崗愛業的她完成隔離,與家人相處一周後便收拾起悲傷,再度回到新加坡投入工作,與同事共同作戰抗疫,支援我國的醫療系統。
最大遺憾
夏淑儀受同為護士的母親啟發,成為一名護士,曾答應母親在她年老時照顧她,因疫情無奈食言,成最大遺憾。
她告訴記者,母親也是一名護士,自己之所以會成為護士,也是受到母親的鼓勵。
「母親從小就對我說,當護士可以幫助到男女老少,可以照顧很多人,等她老了也能照顧她。」
她也曾答應母親會在母親年老時陪伴身側,沒想到卻因疫情沒有實現承諾,讓她十分遺憾。
「我自己是護士,卻不能親自照顧母親,這是最讓我難過的。」
令她安慰的是,母親非常理解她的工作,知道當一名護士不簡單,還常常讓她不要擔心,做好自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