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不乏有人鋌而走險,試圖挑戰新加坡毒品相關法律,結果統統都被制裁了。
2018年,一名奈及利亞男子在家鄉生意失敗,為賺錢答應朋友幫忙帶行李箱與現金來新加坡,結果一抵境被搜出箱子藏有毒品,受審後被判死刑。(最終死刑因證據不足被撤銷)
而曾讓新加坡登上風口浪尖的「馬來西亞智障毒販案」,也體現來到新加坡對於這項法律絕不鬆口的態度。

不少社會人士當時為這名毒販求情,圖源:見水印
2009年,Nagaenthran Dharmalingam因攜帶44公克海洛因進入新加坡被捕,2010年販毒罪成被判死刑。
雖然其律師多次提出上訴,也找到醫生證明其智商僅69,屬輕度弱智,處決他有違國際人權法。
但新加坡法院認為,他犯案時清楚自己的行為,也無證據顯示其精神狀況退化,堅持判決並於去年4月執行絞刑。

新加坡官員們,也曾多次在公開場合重申對毒品零容忍的態度。
去年9月,新加坡律政部長兼內政部長尚穆根,在出席新加坡肅毒協會的反毒活動時再次重申新加坡反毒的堅定立場,表示:如果我們不小心,如果不嚴厲執法,我們的國家就會充斥著毒品,你我的孩子將會被影響。

圖源:Yahoo
不過,近些年來,即使是大力禁毒,但新加坡被捕吸毒者,卻也呈現出了年輕化的趨勢。
去年,新加坡中央肅毒局公布的年度報告顯示,年齡在30歲以下的新嗜毒者足足占了有60%!
而在全球範圍內,將一些毒品合法化的國家也是越來越多。去年泰國也宣布將大麻合法化,引起了不小爭議。

圖源:路透社
不過,在海外吸毒後回到新加坡,也並不代表萬事大吉。
在《濫用毒品法令》下,任何新加坡公民或永久居民,要是被發現在國外吸食受管制毒品將面對法律制裁,一旦罪成可監禁至少一年,最長10年,或罰款最高2萬新幣,或兩者兼施。
看起來,新加坡並不打算對毒品「繳械投降」啊。
